关灯
护眼
字体:

不良臣(科举)(228)

作者: 桑阿豆 阅读记录

而荣县因着平顶村的缘故,竟然渐渐成了他们这一派基层官员的跳板。

比如谢良臣刚穿过来不久时的那一任县令李大人,后来因着两届的政绩在全国都拔尖,因此被调入了詹事府。

如今这位李大人的官职,便是詹事府辖下司经局的洗马。

别看这个官职的品级不高,只有从五品,甚至比谢良臣这个才刚入官场的人高两级而已,但却是关键职位。

詹事府是服务于皇帝及各位皇子内务的,关系亲近就不说了,更重要的是,詹事府及其辖下左、右春坊,以及司经局,统称为坊局,在朝堂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为官员升迁,若曾入詹事府任职,则代表他有可能会入阁。

也就是说这是重要储备干部上升的通道,与其他晋升渠道相比,有着天然的优势。

拿翰林来说,比较顺利的话,一般入阁的渠道就是,先在翰林院打工,然后去坊局任职,然后再任六部的侍郎,也就是部门二把手,然后再当正官,成为尚书,头上加封某殿大学士,然后成为辅臣。

当然,每一级不是说跳就跳,很有可能会在一个职位上干几年,然后平调到另一个部门再干几年,然后再升迁,具体看情况。

而要是不从翰林走,也不入坊局,若是有人脉有关系,且又没得罪人,脑子也算灵活的话,基本就是在京中的各个职位打转,缓慢上升。

如六部各司的主事,中书,也就是各位主官一般为二把手的辅佐官。

然后再从辅佐官开始,一路慢慢往上升,可能期间还会当当御史或者知府什么的,然后再成为侍郎,最后尚书,至于是否入阁,则看皇帝看重与否,以及其他阻力够不够强。

至于一开始就外放地方为县令的,若是才能出众,则可从县令、知府、按察使这样的实权官职一路升上来,不过他们大多职业生涯的最高峰,也就是巡抚或者侍郎,做到尚书的都少,而能进内阁的更是百人里也难挑出一个来。

所以,凡是文人,无不想入翰林就是这么来的,毕竟很多时候,要是第一步没有走好,那么后头的路就会尤其的艰难。

比如大家都是同科进士,有人外放做县令,可能临到老了都还在各个犄角旮旯做县令,而在翰林院的同年,则很可能已经成了内阁辅臣,地位可说一个天一个地。

上一位的荣县县令已经成了司经局的洗马,而这位王县令则去了另一个州当同知,虽是升了官,不过两人的待遇却是天差地别,想来也是跟个人的能力有关。

毕竟京城的权力争夺激烈,若是己方人员太笨,调过来不过也是拖后腿罢了,只是不知这位新县令能力又如何。

至于谢良材三人能参加乡试,其实还是托刚出生的七皇子的福,因为乡试去年才举办过一次,下一次开考得三年后,张筹就是去年考中的。

可是因着皇子诞生,做事越来越凭心情的融景帝便开了恩科。

如此突然的开恩科,很多人都始料不及,而三人自从拿到了谢良臣的书,便一直在家仔细研读,等乡试一开考,竟都考得不错,谢良材还考了第五名,得了“经魁”的名头。

这就是说,三年后,他们三人要与张筹一起到京城来参加会试了。

听到这个好消息,谢家人十分的高兴,只谢石头与赵荷花似乎高兴得有些异常,因为他们表示自己想回乡替儿子操办喜宴。

现在回乡操办宴席?谢良臣表示不理解。

从京城到荣县虽是顺水,但也要半个多月时间,等他们回去,说不定他三弟已经自己庆祝过了,毕竟常年在外读书,又有谢良臣时常鞭策,谢良材的独立意识以及动手能力也非比寻常,自己操办个宴席还是不在话下的。

最后在他的一再劝说下,赵荷花说出了实情,就是她想孙子了。

“蔡夫人虽是人不错,我跟她也聊得来,但是这路就隔得实在远了些,我去串门也不方便,所以我跟你爹还是打算回平顶村去。”赵荷花认真道。

京城虽是繁华,可看久了也就那样,毕竟夫妻俩都不是喜欢乱花钱的人,因此若不去外头消遣玩乐,其实说起来京城还没荣县让两人自在。

只是两人原本一直是在偷偷的商量,毕竟儿子为了他们还专门请了人,现在自己突然又要走,夫妻俩还是怕儿子伤心。

如今正正好的借口送上门来,他们便再也等不了了。

见儿子一直皱眉没说话,谢石头又赶紧补充道:“我们不过是暂时回去,等以后我们想你了,肯定会再来京城,再说你爷爷奶奶还在家呢,我们也不好老是不管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