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良臣(科举)(325)

作者: 桑阿豆 阅读记录

“那如子岳所言,又该当如何?”唐于成又问。

既要有人集权统领全国事务,又要代代贤良,这恐怕就是神仙来了也做不到。

祝明源也反应过来,而且他刚才也想清楚了,若按他私心所想,他自认为如果非要在君主、臣民间选一个,他最后应该会选臣民。

只不过还是一样的原因,他不认为有什么办法能让皇权的接替者不出庸碌之君,所以也一瞬不瞬的看着谢良臣。

谢良臣见他们困惑的看着自己,便把以内阁替代皇权,令其慢慢只具有象征意义而不具备实际参与政事的计划说了。

在他的打算里,内阁在未来肯定是要继续扩容的,如今的六部也太过笼统,说到底处理朝中事务只此六位高官,权利也着实大了些。

他打算将目前的六部再次进行细分,如户部就可再分成专管农事的农业部和管理税收的财务部。

除此之外,工部也可以再分水利、道路建设、工业发展等等部门,同时还要增加商部和学部,以及专门处理民事的部门。

如此一来,原本集中在几人手中的权利就会被进一步分散,对于处理国家事务不仅更有效率,而且很多事也不再是一言堂。

至于统领全局的问题,这点也不难解决,在将各部划分之后,又可另各部各司组织成立如内阁一样的扩大会议,推选出丞相总领全局。

听他说到这儿,唐于成和祝明源皆双眼发亮。

只是激动过后又不免皱眉:“这丞相既是大权在握,自然可以通过运作让这位置也代代相传,如此不是殊途同归了吗?”

谢良臣早料到他们会这样说,于是笑道:“自然不能这样,既然定了由底下各部、各司的所有官员推举,那么当然就得规定任期,同时在律令中明确规定若有人敢以家族擅专,处理政事无能,损害国家利益,自然是立刻弹劾去职。”

听他说律令条款,祝明源下意识就脱口而出道:“可是如今《大融律》中并没有......”

见谢良臣笑盈盈的看着他,祝明源自己说到这儿也住了口。

是了,既然谢良臣已经考虑到了这一步,那么自然如今的律令也得全改,而非只改关于皇权的那一处。

然后他们又想到,既是要各部、各司的官员们推选,那这些官吏们是忠是奸就十分重要了,所以谢良臣才会推行新的官吏考核办法吧。

为的就是将庸碌之人和不思为政之人先清理出去,只要此法能一直运转下去,那么吏治必然清明,而只要吏治清明了,那么自然他们推选出的人也是贤臣,所为之事当然也就利国利民。

即丞相虽无皇帝之名份,但却代行天子之职,同时又不能不分贤愚的传位给自己的后世子孙,这倒是有点像上古时期的禅位制度了。

只不过当时的人是主动禅位给贤良,后来的皇帝为了自己一家的富贵,所以父传子、子传孙,将华夏立足时的初心忘了个干净。

如此一来,两人心中最后一点犹豫也没有了,毕竟主动禅位于贤,和因为律令而“禅位”,这根本不是问题,只要结果好就行。

但是一想到自己的好友这么大胆,且一来就把他们吓得不轻,祝明源还是忍不住也想吓吓他,于是开口道:“子岳如此推心置腹,就不怕我俩藏有私心,将你告发吗?”

谢良臣见他都三十多了还跟小孩子一样幼稚,忍不住翻个白眼,哂笑一声:“你以为你们两现在是哪一党的?”

此言一出,祝明源不说话了,尴尬的摸摸鼻子,借着喝茶的动作掩饰自己的心虚。

他们还能是哪一党的,不就是谢党?

两人是谢良臣一手提拔起来的,又是自少年时起的同窗好友,要是他真犯了大逆罪被诛九族,那他们二人铁定是在其中的,毕竟占了个“友”字。

这也是他们今天为何会来找谢良臣探问底细的原因,毕竟谁都不想死,不是吗?

不过既然谢良臣已经打算“一条道走到黑”了,且他们对谢良臣提出的改革之法也深以为然,那么自今日起,他们也算是彻底的上了同一条船了。

为着这个目标,唐、祝二人也将开始全力的配合谢良臣,不管是朝上与百官周旋也好,朝下逐渐让国中百姓改变认知也好,这条路一旦走上,那就是不成功便成仁。

又过一月,上邶开始下雪。

今年的冬天来得似乎特别的早,谢良臣前日还穿的棉衣,现在却要披狐裘了。

奉天殿外的御道上,文武百官早已等候多时,只等时辰一到便进殿准备早朝。

此时他们见谢良臣从马上下来,沉静如水的眸子从队伍扫过,不少人下意识的就僵直了脊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