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年代文中暴富(50)+番外

作者: 素昧平生_ 阅读记录

何老师边抄着抄着,把五十份小纸条递给了周毅老师。

“小周,帮忙抄一抄,字迹工整些、不要有错别字。学生们等着要用,说不定下周他们就能弄出第二批手表了。”

……

学生们努力了一周做出了第二批翻新手表,这次他们足足做出了二十只,二十只表卖完后,苏叶数了数手里的大黑十,终于凑够了三十张。她把钱一分为二,数出了一半递给杨雪。

“去把退了学的同学找回来,一个都不能少了。”

钱递到了他们的手里,兢兢业业干了一个月活的学生,纷纷看着这笔自己用劳动换来的钱,女孩子露出了笑容,男孩子高兴得一跃而起。

他们忍不住心热,一遍遍地想,一次次地不敢相信,直到亲眼见到了钱还跟做梦似。

这么多钱,都是他们赚的吗?

他们哪曾想过自己能靠双手挣出这么多钱来,150块平均下来每个人算是挣了30块,要是除去上个学期学习的时间,光算纯劳动的时间也不过一个月!

这个认知让这五个半大的孩子心中激动不已,骄傲得说不出话来,一个个皆是用着濡湿的眼睛巴巴地看向苏叶。

杨雪接过钱,“苏老师跟我们一块去吧!”

苏叶点头答应了。

放学后,苏叶打开自己的“粮仓”查收她的工资奖励。150块足够让15个学生重返校园,这个改变也算是挺重要的,苏叶心里估摸着应该会掉落很多食物。

这段时间苏叶查阅的次数多了,心知肚明肯定会有粮食掉落便也不急着查看。

此刻苏叶打开粮仓看了一眼,短短的一刻之间,她懒散的坐姿瞬间变直,漫不经心的眼神顿时变得认真。

苏叶震惊了。

后台躺着100斤的优质大米,十斤五花肉,一斤花生油!

按照黑市最近浮动的精细粮价格一斤优质大米四块钱,一斤五花肉九块钱,一斤花生油十块钱,换算下来,这一趟净赚了500块钱!

盯着这些粮食,苏叶仿佛赎回了自由身,终于拥有了一点在六十年代立足的勇气。

有了它们作为后盾,苏叶也有了在饥荒中活下来的信心。

她抱着课本和作业本,哼着歌一路走出了校园。

……

杨雪和苏叶的对话刚说完,整个初三1班的同学目光唰唰地落在她们的身上。

苏叶没有把这件事瞒任何人,甚至还在实验课时多次提过。很多初中生都觉得匪夷所思,现在这件事有了初步的成果,他们心中不禁震撼,吃惊地看向她们。

平时闷不吭声看起来普普通通的小伙伴居然和老师一起干成了这件大事?

“苏老师,你教教我吧!我也想贡献一点力量!”

“老师老师,我也要!”

学生们一个个激动地举起了手,

第22章

苏叶回到军区大院后, 写了两封信。在六十年代干这种“投机倒把”的事,不仅要做得小心谨慎,还要做得名正言顺。

苏叶的信, 一封写给本地的报社,另一封写给校长。

在给报社的信中, 苏叶描述了一群孩子凭借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利用课余时间赚钱资助了困难的同学的好人好事。

做好事必须得留名,偷偷摸摸把好事全做了,别人都不知道。回头吃亏了找谁撑腰去?

苏叶可不是这种老实人。

苏叶还亲手把信送到了报社的门口。

日报社接到这封好人好事的投稿信, 非常感兴趣。本地报纸专门空出几个版面宣扬这种“为人民服务”、“学习雷锋”的先进事迹。编辑同志收到信后, 陷入沉思。

夏记者读完信, 兴致勃勃地说“这可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我去联系这位苏老师, 问他们愿不愿意做个专访。”

平时“好人好事”、“先进精神”版面刊登的多半是学生拾金不昧、工人同志为了完成指标集体自愿加班、为了挽救集体财产同志不牺……资助贫困学生倒是头一回。

这年头念书是困难的事, 有了国家的资助, 高中、中专、大学学费不仅全免,每个月还有十块钱的补贴涵盖伙食费。社会全把目光看向了这三个部分, 却忽略了儿童的教育。

其实,条件真正困难的孩子往往连小学、初中都没念完。

很快, 苏叶接到了记者同志的采访邀请, 她和记者约了周末的时间。

……

周末。

苏叶牺牲了自己到郊外“改善”生活的时间,陪着学生走街串巷地一个个家访。孩子们对夏记者的到来感到很奇怪。

夏记者摸着相机,笑了笑“今天夏叔叔是在报社工作的,今天就和你们苏老师一起陪你们走这一趟。”

他们先来到马建国的家里。

马建国家住在一个老旧的筒子楼里,父母亲双双去世, 仅靠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在巷口接点裁缝活, 艰难度日。爷爷去年生病,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马建国懂事地退了学,回家接点零活补贴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