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拖儿带女去逃荒(127)

作者: 叶流金 阅读记录

宋王氏想想也释然了, 眼看这一天比一天冷,早一天到定阳, 他们也少遭罪。

这十两银子的确不贵!

云初见她不再心疼钱, 便催着大家早点儿歇息。

次日天才蒙蒙亮,商队那边就过来喊他们准备出发。

大家头一天就把大部分行李和粮食都放在了马车上,所以收拾得很快,匆匆吃了车马店给准备的早饭, 便赶着马车离开了。

昌高是大县城,商队绕不过去, 只能穿城而行。

到城门口, 商队和宋家人分别出示了路引。

云初趁机在旁边看了一眼, 商队的路引上盖着好几种颜色的印章,有官府的,有商会的,看着不似作伪,越发放了心。

守城的官兵见宋家的路引就是昌高县开的,还当他们是跟着商队北上的本地百姓, 这种情况十分常见, 所以没有过多盘问他们, 按例收了每人二十文、每车五十文的过城费,便放他们进了城。

这商队从南到北这一路来回走了许多次了,因此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宋家人也没心情逛街,所以对昌高的繁华热闹,众人只是略略扫了几眼,便径直穿城而去。

等到葛文清父子出城来的时候,宋家早已离开多时了,葛文清没能见到宋家人一面,只好掉头回城不提。

跟着商队才走了两日,宋王氏就发觉了不少好处。

因着商队熟门熟路,所以这一路何时打尖,何处住店,何时歇息,哪一段是坦途该快些走,哪一路是山路该慢行,各处都是再熟悉不过,宋家人只要跟着商队走,跟着商队停就行了。

到了某处地方,商队有人得了闲,还会指点他们这里什么好吃,该买些什么特产,或者说些风土人情。

而且商队里的人几乎都是青壮年,为了护送物品个个儿会些功夫,二十余匹马上几乎都带着各种武器和防身的家伙,只看他们这浩浩荡荡的一队,寻常山匪小贼根本不敢靠近。

这样一来,宋家的安全自然也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宋王氏想起他们从宋家村到兴陵,从兴陵逃难出来这两段路程,再看看如今白日坐马车,晚间住客栈,一天三餐好吃好睡的日子,觉得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云初也觉得跟商队走更加舒适省心,现在她只需要照顾好孩子就行了。

马车上铺着厚厚的褥子,两个孩子躺在上面,在马车的摇晃中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商队要赶路,每日都是早早启程,他们这一路经过博县、隶山、东亭等地界,除了因为下雨在辛丘耽搁了一日,竟是一日未停。

越往北走,云初便感觉到了早晚越冷,好在大家早有准备,都加了外衫夹裤等,不必再临时添置衣裳。

不过七八日的功夫,他们就到了海州府的境内。

海州府和齐阳府虽相邻,两地风俗却完全不同,这里男人女子都生得更高大些,说话高声大气的,看着似是粗犷,却十分热情直爽,让宋家人觉得十分新鲜。

又走了两日,这日晚间住进了客栈,商队首领便告诉宋贵,他们要去定阳县,便要从这里转往东走,而商队还要继续向北,明日就不能再带着他们了。

宋贵与小二打听了此处离定阳县还要向东走两百里路,便回去告诉了宋王氏等人,云初拿了五两银子让宋贵给商队送去,又送了一些茯苓霜做谢礼。

商队虽然收了他们银子,这一路对他们也算是照顾,云初还是很感激的。

茯苓可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很适合这些常年在外奔波的商人。

商队那边收了茯苓霜,又送了宋贵两盒茶叶,双方愉快地互相告别。

没有商队带路和保护,宋家人不敢大意,次日依然早早起来赶路。

好在去往定阳的一路都是官道,一行人紧赶慢赶终于在次日晚间进了定阳县城。

他们想着天色已黑,今晚怕是进不得城了,可到了城门口却发现城内外依然有许多人进出,宋福宋贵两人拿了路引过去,守城人看了便直接放他们进了城。

城里更是热闹,街上满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路边的铺面几乎都开着大门,还有不少小摊贩在沿着街道大声地叫卖。

有许多人家在自家庭院或店铺门口放了香炉,空气中烟雾缭绕,头顶的天空还时不时飘来一盏盏天灯,越发衬托得整个夜空如星河般璀璨。

宋家一行人多,又有马车和驴子,不敢往人多的地方挤,转过两条街道,才找到一家门口挂着红灯笼的客栈。

宋大庄和宋福过去找掌柜的定房间,伙计招呼其他人把马车和驴赶到后院去停放。

小二将他们领到几间连在一起的地字房,又跑上跑下地送热水,送茶,送脸盆和帕子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