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时差十四年(124)

作者: 林子周 阅读记录

杜思人的一寸照笑容明媚,与她的个性一般和煦。

“至于第二第三名,现在全国入围赛的结果还没出来,有几个我比较看好的,我已经和节目组沟通过了,能保都会保下来,比如这个陶乐心,才16岁,古灵精怪,应该很有观众缘。还有锦城的卢珊,她比较特别,整个人的范儿都很倔很摇滚,个性很强……”

李淼淼听来听去,也听不出这些话有什么不能留到天亮再说。朱鹤尖利的指尖在纸面上飞来舞去,又做了一个新的她未见过的指甲花色。

直到凌晨三点,李淼淼的酒意与倦意都全无,被熬得像鹰,瞪大眼睛像铜铃,朱鹤总算网开一面,说要散会回家。

她捻起披在椅背上的千鸟格小西装。

李淼淼心道:你不热吗?

朱鹤再次想起些什么。

“对了,新的执行招到了吗?今天现场乱成那样,招到新人,就安排和选手一起住在酒店,全天候管理。那个该死的阿黄,也不知警察抓到他没有。”

“我在报纸和本地论坛上都有刊登招聘信息了,目前圈子里认识的有跳槽意愿的,没有能马上到岗的……”

“不需要圈子里的。反正比赛期间也只是管衣食住行。重点是要耳聪目明,反应快,性子不能软。最好长得漂亮点,会喝酒。”

李淼淼的脑海中浮现一个与她刚刚分别不久的人。

第55章 13-5

锦城决赛播出次日,报纸的娱乐版又是洋洋洒洒,杜思人受尽本地记者的青睐,大小标题直至正文,三句话不离她。次条标题则是:昔日人气王陈葭点评杜思人票数创历史新高:我对她没什么看法。

贴吧首页的头条热帖,是杜思人的粉丝在票选粉丝名,得票第一的是“思念”。帖子下有个网友阴阳怪气地留言:杜小姐的粉丝会不会太爱跟风?人家叫伊人,你们就叫思念,还不如就叫思迷,谐音思迷马赛,或是叫毛肚还更有个性。

杜思人的粉丝火速跟帖:我也建议陈先生的粉丝直接改名叫葭迷,或是叫男人迷也可。叫什么伊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杜思人的粉丝。

首页另一条车轱辘骂战盖了七百多楼的帖子写的是:某台果然是力捧自家的本地小天后,艳压通稿都出来了,说什么历史最高票,搞搞清楚,要不是我葭先火,这破节目会有这么多人看?说不定早就半路下课,哪还轮得到毫无唱功的某人最高票?

这些纷扰,都是同住一屋的陶乐心告诉陈葭的。

“葭,你也来看看,这个帖子写得有道理。”她坐在酒店房间配置的电脑边,撅起嘴,将一支圆珠笔放上去,试图保持平衡。

这小孩只有16岁,人小鬼大,一头碎发烫得像刺猬,半边的刘海直遮住眼睛,活像个顽皮的小男孩。她生在粤语地区,吐字带着南方口音的单薄,舌头不太打卷,说得语速飞快,逢人就介绍说自己是火爆但善良的白羊座。可能是《流星花园》看太多,她坚持管陈葭叫“葭”,就像管花泽类叫“类”一样。

她高音清亮,个子矮小却爆发力超强,可惜发挥不太稳定,常常唱破或是走音,从广州开始,辗转跑了三个赛区,才终于在华东选上地区前三,得以到锦城来参赛,照她的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偏偏有些人一生下来就在罗马,羡慕不来的。”

明里暗里嘲讽杜思人生在罗马。根本是偷换概念。

但陈葭也管教不来这个叛逆期的小朋友,她并不招人讨厌,尽管偶尔口无遮拦,又太吵太闹。

陈葭从扶手沙发上探过身去,大略地看了几眼电脑屏幕上的帖子。

陶乐心问:“是不是?那些记者写得太没道理了。”

陈葭不知该说些什么,她的心泾渭分明,是与不是,各占半边,她有些庆幸有人坚定站在她这一边,又有些困惑,为什么一夜之间,所有人都要将她推到杜思人的对立面。她无法说清自己那微妙的心情,只一件事她最清楚:无论对手是谁,她要赢,并且,她也自信她会赢。

自下一周开始,节目变为每周五现场直播,先是入围赛,地区二三名争夺余下的五个十强名额,然后是十进八,八进六,六进五,五进四,四进三,总决赛,节奏紧凑,她们几乎每周都要准备至少三个表演。

冠军们虽不用参加入围名额的争夺,但必须在入围赛上助阵表演,同赛区的三人合作舞台秀。一旦划出阵营,女孩们的关系便微妙起来,华东赛区的冠军方言心事极重,将带领队伍全员晋级视作己任,每天都到她们房间来催陶乐心一起去排练厅见声乐老师。

她一敲门,陶乐心便将自己捂进被子里,说自己困了累了,就是死活不去,终于有一次成功把方言气哭,陈葭在一旁觉得太过尴尬,只好默默拎起吉他去找自己的队友,说是队友,也说不定便是明天的对手。大战在即,所有人的心好像都是摇摇欲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