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时差十四年(127)

作者: 林子周 阅读记录

看来是没忘。

朱鹤掐灭手里只抽了一半的烟。

“总之,欢迎你来和我共事。我希望你是一个可以做事的人。是一个能够做出唱片,而不仅仅只是能把唱片卖出去的人。”她扬手,摆出一个轻佻的“请”的手势,“好了,请坐,我们开会。”

倒还不算是个太凌厉的下马威。

李淼淼交给林知鹊一个厚重的文件夹,里面除了选手的资料,还有节目的流程企划,以及各类赞助商的品牌资料。朱鹤与李淼淼开始讨论赞助商们提出的线下站台活动,林知鹊不发一言,顾自仔细阅读了一遍后续的赛制。

除掉一些额外的娱乐企划,几轮比赛的赛制基本一致,三方决策,专业评委选出现场表现最差的选手,观众投票选出人气最低的选手,两个人进行终极PK,再由现场的大众评审团决定最终的淘汰结果。

原本应该走到前四强的文雯爆冷出局,十强里多了一个卢珊,相较她已知的历史,变数陡增。

对比其他选手,杜思人既非音乐专业出身,也没有从事过歌手工作,唱功捉襟见肘,与陶乐心同是PK台的常客,接下来的每一场比赛,都会走得十分艰难。

除非换一个对她有利的淘汰机制……

朱鹤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知鹊。”

她抬起头。

“刚刚我们说的事情,都听到了?”

她听得不仔细,断断续续,无非是些与赞助商的利益置换。

但她仍毫不露怯地答:“比起电视节目或者是互联网,线下地推的影响力九牛一毛,分散选手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品牌站台,对她们的热度没有多少帮助,又太过商业,反倒让观众觉得我们急于消费选手。”她快速翻阅赞助合同确认某个条款,“……合约里也没有写明这个活动,如果赞助商不追加费用,我认为没有必要。”

她深谙职场法则:开会便是总结一些人人心中有数的废话。

朱鹤笑得轻慢:“赞助合约是品牌直接和节目组签的,就算追加费用,我们也不会参与分账,有什么意义?”

李淼淼在转一支圆珠笔:“既然是节目组要卖这个人情给品牌,品牌又不愿意额外付演出费,那节目组应该把前期的赞助费退给我们,反正现在那么多商家争着入场,不缺钱。”

朱鹤再次否定:“我们毕竟还是冠名赞助商,一旦退钱,没有实际投入,如果出现纠纷,我们理亏,等于自绝后路。”

林知鹊听明白了这场谈话的核心:眼前这两个女人所代表的其背后的资本,断不允许自己在这场还未正式开席的分蛋糕大会中吃半点亏——节目组卖了人情得了更高的赞助费,热爱则得不来任何好处,没有好处,便是吃亏。

她一边思索,一边逐页翻过十余个赞助商的资历。这其中有她认得的,耳熟能详,直到2019年仍是常青的知名品牌,有些则昙花一现,逐渐没落,少数几个,全无印象。

她拿笔圈出几个未来发展良好的大品牌。

朱鹤斜眼瞄她滑动的笔尖。

她说:“我的意见是,让所有想参加活动的品牌提前签代言意向书,时间定在五强赛之前,一共五个品牌坑位,我们给出低于一线明星代言费的优惠报价,由品牌竞拍,按照出价高低,在比赛结束后,分别签约前五强选手做代言人,期限三年。如果不履行意向书,要按照代言费的百分比赔偿违约金。”

她自有私心,若结局无法改变,至少能为杜思人争得一个大品牌的代言。

朱鹤静滞三秒,而后似笑非笑地答:“算是个可以考虑的方向。你可以跟进一下这个方案,在活动开始落地前,把品牌的意向和出价交给我。起拍价你可以自己做主,不过,如果品牌之间互相通气,压价竞拍,我可是不接受的。”

换林知鹊沉默几秒。这娱乐圈职场已在她面前展露出真实的獠牙,绝不是动动嘴皮子就可以蒙混过关的了。

就这件事情的讨论,又进行了几个来回,林知鹊终于找到机会见缝插针:“朱小姐,你觉不觉得目前的赛制有些问题?”

“嗯?”

朱鹤再次点起一根烟。

“就算是三方决策,也该分清主次,如果看重实力,权重应该向专业评委倾斜,想迎合大众市场,就应该把更多决定权交给观众,让三十个非专业人士来决定最终结果,根本不合理。对于观众来说,就算拼命投票,也可能留不住自己喜欢的选手,这样的交互,体验感太差了,影响产品与用户间的联结……”

李淼淼笑着皱眉:“你说什么?你是说,选手是产品,观众是用户?”

是她的职业病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