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时差十四年(145)

作者: 林子周 阅读记录

林知鹊猜测这是杜之安的外公外婆,她心知大事不好,心里一下丢了分寸,慌乱得左顾右盼。

她想逃跑。

另一对老人要温和许多,只一头雾水地看看她,好像不知道她是谁。

乐曲弹到尾声,最后几个音符落下,宾客们的掌声矜持不失热烈,杜之安起身来向台下鞠躬。暴怒的英伦风老头子压低嗓音问道:“杜慎,你这是什么意思?”

杜慎站起身,离去前,笑说:“爸爸,我先去致辞。”

他迈步去了台上,站在杜之安身旁,拿起话筒致辞:“多谢大家莅临小女之安的生日宴,古时说女子十四岁,正是豆蔻年华,杜牧有诗说: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还差一岁,小女就要到长大成人的及笄之年……”

他自顾在台上卖弄些文人辞藻,主桌上已刮起局部风暴,那带小孩的年轻男女听起来该是唐丽的弟弟与弟媳,此刻一边安抚着震怒的老人,一边急急地问唐丽:“这就是姐夫的那个……?”

那对一头雾水的老夫妇显然就是杜慎的父母,他们从锦城来,全然搞不清状况,老太太坐在林知鹊身边,倾身来和和气气地问她:“小朋友,你是谁?”

林知鹊咽了一下口水。喉咙痒,想咳嗽。

桌上所有人都压低嗓音,七嘴八舌。

“你们不知道这是谁啊?你们的好儿子没有告诉你们吗?”

“亲家公,你这是什么话?有什么事,你跟我们说个清楚。”

“爸爸,你先别生气,今天是安安的生日……”

“小声点,小声点,别让客人听见!”

“哼!这下真是遮羞布也不要了啊!还带着来登堂入室了!”

“怕什么人听见?我看,半个华东城都知道他杜慎彩旗飘飘的威名!”

像有一颗烫嘴的炸弹在来回抛传,不知哪一刻就要彻底引爆。

林知鹊紧张得深吸一口气。她决不能在这种时候咳嗽。

周围几桌的宾客装作专心在倾听台上的致辞,其实早已开始留心主桌上的异动,林知鹊察觉到他们翩然而至的目光,如芒在背,唐丽抬起一只手来掩住半边面,看来是已无法招架或是支撑住体面了。

杜慎的母亲惊得对林知鹊看了又看,伸手来拉她的手,问她:“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

她一边吞忍着咳嗽,一边慌乱地抽回手来。

*

雨持续不停,外景拍摄迟迟无法开始,李淼淼失了耐心,与杂志社的工作人员口角频发,质问他们到底有没有室内拍摄的预案。

过午,连棚拍的几组写真拍摄都只进行了一半,她们三人挤在一张双人软沙发上接受采访。陈葭被冷气吹得瑟瑟发抖,李淼淼不知从哪里借来一条大毛毯,将她包得像只粽子,只露出一张化着妆的煞白的脸。

采访记者捧着笔记本坐在她们对面,李淼淼就在记者身后走过来又走过去,一会儿与栏目策划或是摄影师争个没完,一会儿又不停地打电话,陈葭从毯子里露出来的一对眼睛就跟着李淼淼的脚步,转过来又转过去。

倒不是有心要盯着看,大概就像是小猫小狗要盯着飞舞的花蝴蝶看一样,是本能驱使。

方言翘着腿,将背挺得笔直,杜思人则俯身将双臂撑在膝盖上,眼神专注,很认真地听记者提问。

这三个人,就连接受采访的状态都全然不同。

李淼淼回头扫了她们一眼。

几个月前,她们也不过是人群里稍微出众一些的类型,比得乐坛如日中天的紫微星们,可以说是既不够实力派,也不全然偶像派。

但她心底期翼满满,一眼扫过去,仿佛看见了三个被这个时代选中的象征着新世纪的符号。就像朱鹤说的,不需要长得最好,也不需要唱得最好,但要代表这个时代最独一无二的某种东西。

陈葭在走神。李淼淼与她对上目光,而后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记者:比赛到现在可以说是白热化阶段,你们一般是怎么去排解压力的呢?

陈葭:睡觉。

杜思人:跳舞。

方言:额,我可能会找朋友聊聊天吧?或者是敷敷面膜、泡泡澡之类的。

除了自己,十强选手里你们最欣赏哪一位?或者说,你们觉得哪一位是自己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陈葭(指杜思人):这个人。

为什么?

陈葭:你刚刚没听她说吗?压力大的时候还要跳舞。她是不会累的,就跟永远上着发条一样。

方言呢?

方言:我跟陈葭一样。不过原因不太一样。我觉得这个家伙可怕的地方在于,她好像有面对一切的勇气。就算赢不了,也不会被打倒的感觉。

记者:思人觉得吗?就像她俩说的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