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时差十四年(17)

作者: 林子周 阅读记录

这演唱会恰好与她们的毕业剧目同名。

杜思人扭头,用眼神对路小花说,看吧,我就说人家是正经人。

路小花的笑容灿烂得晃眼,她甜甜地对林知鹊说:“姐姐,我是杜思人的好朋友路小花。我在这儿买过好多个100元,能不能先让我抽几次?”

林知鹊笑得温柔:“小花妹妹,你再消费150元的话,可以抽两次。”

路小花很激动,拉扯着杜思人,要求杜思人跟她凑单,被杜思人拒绝:“你先把欠我的钱还给我再说。”

顿了一下,杜思人又扭头问林知鹊:“那我呢?我消费150元的话可以抽两次吗?”

林知鹊答:“那给你更优惠一点,300元抽6次好了。”

杜思人想了想,“那我抽一次是50,只要半价!”她扯住路小花的书包带:“你快把300块还我。”

路小花紧急落跑,有几个年轻女孩在围观贴在玻璃橱窗上的《热爱女声》巨幅海报,她也凑过去,火速转移话题说,诶,上次我在食堂门口的宣传栏也看见了,说是如果选上冠军,可以到全国各地去开演唱会。

杜思人说,真的?那你去吧,你拿了冠军,可以在电视上帮我宣传宣传我的舞蹈班。

路小花点头,一本正经地答应道,好,我上春晚帮你宣传,你不用听你爸的去机关单位上班了,要是没钱了,可以卖我的签名照。

杜思人双眼亮晶晶地说好,一言为定。

林知鹊正起身将立牌摆放好,她们便一边胡言乱语,一边跟着林知鹊走进店里去。

店内一如既往,陈列拥挤纷呈。

冲着门的柜台上摆满各类明星海报、周边还有八卦杂志;再往里是新碟推荐和CD试听,齐刷刷地摆了一排4台随身听和罩式耳机;左侧是收银台与卖奶茶的水吧,右侧的前几个货柜是唱片,CD更多些,也有一部分磁带;再往后是影视DVD,可租可买,片子齐全。

凌乱也是一如既往,脚手梯用完了没有收好,横在货柜之间,过道上有几箱新货,拆封了但没有整理,她们走进店里时,李导正蹲在地上,把里面的专辑拿出来,看一眼,然后又胡乱塞回去。

“李导”是学生们叫的名号,不是他的本名。他不到三十岁,每天都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常常睡到两三点才来开店,然后就窝在收银台里,用一台很小的电视机和一台DVD机看一整天老电影,生意做得不积极,顾客请他帮忙找碟,要叫几次他才动,有人点奶茶,他懒得动弹,就说卖完了,唯一积极的,就是到店门口去,蹲在街边抽烟,偶尔也跟学生们聊天,说他准备拍一部电影。

他来自某座与锦城相邻的小小城市,赵仟与徐文静管他叫“师兄”。

大学四年,杜思人和路小花常往这里跑,有时没课,就窝在店里听一下午歌,杜思人学会了摇珍珠奶茶,李导不搭理她们,任由她们自得其乐,消磨着人生中为数不多的无意义但很珍贵的时光。

路小花从包里拿出她新买的三星mp3,炫耀给李导看,李导抬起头,说这有什么的,昙花一现的东西。

林知鹊开始整理CD架,杜思人无所事事,便跟在她身后,看着她把新专辑三张码在一起,封面朝外摆放。杜思人嘀嘀咕咕地说:“这样放颜色不好看。”然后多手多脚地去把两张专辑换了个位置。

路小花在架子的另一侧,边闲逛边分享她们班的八卦:听说徐文静考了教师资格证,要去祸害祖国未来的花朵了。

杜思人说是吗。她正执意要将梁静茹的《勇气》和五月天的《时光机》放在一起。她小声问林知鹊:“梁静茹跟玛莎是不是真的在一起?”林知鹊沉吟一下,回答:“很重要吗?真的在一起,以后也可能会分开。”

路小花还在那一侧说个没完:还有徐文静她们宿舍倪想,去考省剧团了。诶,省电视台也在招人,徐铿去了,人家说他专业不对口,只要播音主持专业的,结果隔天就打电话给陆昭,叫他去试录。他们俩还住一个宿舍,徐铿可太惨了……

杜思人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沉迷于将同色系的专辑放在同一行。林知鹊由着她,还会问她:这张呢?这里还是这里好一点?

临近毕业,每个人都在寻找出路。她们班的同学,有人应聘了事业单位,有人开始西装笔挺地到写字楼去上班,也有人真的想当演员,四处去剧组面试……好像没有谁为了未来感到太过惊慌,大家都懵懵懂懂地向前走着,迷茫,但因为足够年轻,或是因为这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所以,他们什么都不怕。

杜思人一小步、一小步地跟在林知鹊身后。许巍的专辑放到了《旅行》,正在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