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时差十四年(174)

作者: 林子周 阅读记录

她将她拉了上来。

她们一起坐在了围墙上,她握着她的手。

林知鹊说:“松开。”

虽这么说,却并没有挣脱。

杜思人不答话,也没有放手。

她说:“高三那年,就是在这条巷子,我一翻上来,看到有一帮小混混在追一个女孩。我就一边冲过去,一边大喊大叫。”

“叫什么?”

“……叫老师,叫警察,还不小心叫了一嘴我爸。”

“没出息,就知道搬救兵。”

“那我害怕呀。”

“胆子小,还爱管闲事。”

杜思人又说:“走出这条巷子,有一个公交车站,那时候我每次逃课,都搭公交车去溜冰,要么就去看电影。”她低头看了看巷子的地砖,“要不,我们逃跑吧。”

林知鹊问:“你想逃跑吗?”

这围墙太高,墙外没有落脚点,一旦出去,就无法原路返回了。

杜思人沉默了几秒,然后笑说:“你应该不喜欢逃跑的人吧?”

“我不喜欢。不过,我喜不喜欢,并不重要。少拿我当借口。”

“好吧。是我自己不喜欢逃跑。”

林知鹊说:“不跑的话,未来,可能会辛苦,会有很多坏人,到时候,再怎么叫老师叫警察叫爸爸都没有用了。”

杜思人望向林知鹊的眼睛。她们坐在高墙上,牵着对方的手。

杜思人说:“嗯,我不跑。我准备好了。”

第73章 17-4

会议室里没有开空调,热得林知鹊脖子后面开始渗出汗来,坐在会议桌之首的老台长一边往水盅里吐茶叶,一边教导他们要爱护环境、自然风有益身体健康。

大制片与朱鹤一左一右,像两大护法一样在他身边陪着笑脸。

林知鹊第一次见老台长,听说是自国家广电退下来的老干部,年过花甲还赋不得闲,上头的指示下来,省台只好返聘他做挂名台长,近几年,卫视的娱乐节目都求新求变,不对他老人家的胃口,因此,他已很少插手一线的工作了。

李淼淼小声与林知鹊说:“老人家就跟吉祥物一样。”

坐在她们身旁的电视台员工听见了,笑着插嘴:“你们不要瞎说,好多节目剧集想过审批,还得靠老领导去上边走动呢。”

老头子捧着水盅,总算谈到正题:“节目呢是做得很好,按你们说的,收视率代表一切嘛!但是我们做文化娱乐行业,就只看重收视率吗?上面也几次找我谈话,探讨这个问题,我们的节目到底对青少年有没有好的示范和引导?追星、搞粉丝会、拉帮结派、比拼投票,拉动粉丝会之间去互相仇恨,之前你们搞那个十进八,华东那边不就有新闻,说两派粉丝当场打起来了,还有偷爸妈钱去投票的,在互联网上吵架、搞人身攻击……”说着说着,又往水盅里吐了一颗茶叶。

大制片唯唯诺诺,连连称是,朱鹤言笑晏晏,拿了热水壶给老台长添茶水。

“我也知道你们做到今天很不容易,这些问题,我几次三番跟上头推心置腹、拍胸脯担保,让你们无后顾之忧,对吧?但我们做节目,要创新,也得有界限,你们说把决定权交给观众,好,但观众大多都是艺术门外汉呀,有些底线,是不是要我们这些专业的人来把关?选女新人的节目,选出来的都不像个女孩,你看,叫陈葭对吧?我孙女就特别喜欢这个陈葭,我真怕她哪天也拿把剪子给自己剪个男孩头。”

林知鹊瞄一眼李淼淼。李淼淼属于藏不住心事的性子,一下便满脸不快。

“……这也就算了,我不懂你们年轻人的审美,但我的耳朵还没有老到失聪,听得出谁唱得好谁唱得不好。做歌唱比赛,要选出能服大众的人嘛!”

坐在她们身旁的电视台员工又小声与她们说:“老人家最喜欢周子沛。”

“观众爱看可以,专业度上服不了众,拿个前五名我看就很不得了了。歌唱比赛,又不是舞蹈比赛,舞蹈是加分项,不要本末倒置了嘛。不是马上就要定前三名了吗?这周?明天?”

大制片在一旁小声提醒:“下周。明天是选前四名。”

“哦,下周!反正我的意见仅供你们参考,我是觉得吧……”老头子又低头去喝水。

林知鹊在他这喝水的间隙里忽然插嘴:“各位,正好今天老台长也在,我们这边最近针对艺人的商业性做了不少工作,有些数据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大制片吓了一跳,正要拦她,一开口,朱鹤将水壶递了给他,打断了他的话。

老台长抬起眼看她。

“首先,十强赛之后,因为节目在全国范围内都做出了现象级效果,品牌商入场的赞助费用,从一千四百万上涨到三千三百万,增长超过百分之二百,不仅是节目本身,选手们的明星效应同时带动了直到明年上半年为止不下十档节目的招商,这一点台里应该比我们更清楚。热爱音乐网作为冠名赞助商,在八强赛之后推出了选手们的定制彩铃下载服务,收费每首4元,远远比一般的彩铃费用要高,但上线一个月,这一部分的创收已经超过整个上半年的彩铃全板块收入,创收占比第一位的选手是杜思人,第二位是陈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