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时差十四年(66)

作者: 林子周 阅读记录

杜思人坐在林知鹊身边,她屁股底下的座椅有点坏了,覆在海绵垫底下的弹簧崎岖硌人,车子太窄,她的长腿屈得辛苦,然而她丝毫不觉这些不适,只觉得一颗心在胸口里提着放不下,车子开动起来,大家纷纷在各自的座位上坐定,听歌的听歌,睡觉的睡觉,她几次扭头去看林知鹊的侧脸,又不敢看,只扫一眼,假装是看窗外,也不知该说什么话了,几次话到嘴边,又一下子湮灭在她一片空白的脑海里,像是怕被坐在前面的路小花与小玲听见,又像是忘了这个词该怎么说、用怎样的声调才显得自然。

自己向自己承认了“喜欢”这个情绪后,她反而无所适从了起来,她连喜欢人的经验都没有,更别说是喜欢一个同性,要怎样才不唐突、怎样才能更亲近,一件心事酿出千头思绪,交织缠乱,令她难安,令她耳朵发烫。

在这样乱七八糟的紧张情绪中,加上连日劳累的催化,她竟睡着了,直到车子忽然倾斜着转过一个很急的弯,她惊醒,一抬头,嗑到了林知鹊的下巴。

她睡在林知鹊的肩窝里,睡得半边脸都暖呼呼的。

窗帘不知什么时候拉起来了。

她抬眼,林知鹊斜睨着眼角,眯眼看她,像是也刚刚醒过来。车子又是一个反方向的大转弯,她一下便被弹出去,几乎要被甩到过道上,林知鹊伸手拽住她的衣袖,另一只手扒着窗沿。窗帘拉开,她们在盘旋向上的山路上,日光大好,气温开始有些下降了,空气也似乎变薄,后座有一扇车窗敞开着,凉飕飕的风窜过狭窄的座位,杜思人长长地吸了一鼻子冰凉的空气,心跳也开始加速。

车子持续颠簸,一车子人左右摇晃,被惯性甩得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路小花和小玲不断地惊声叫,李导吓她们:“你们再吵,影响师傅开车,一会儿翻下山沟沟摔得稀巴烂,身子骨都找不到。”

摇摆中,杜思人的手在两人间的缝隙中找到林知鹊的手。她下意识地紧紧牵住她的手,像两个人在飞渡天山。这倾斜的山路持续了有二十多分钟才逐渐放缓,盘山公路愈发变窄,一侧是愈来愈不见底的悬崖,小玲依然惊叫连连,林知鹊侧着头,一脸镇定,看都不看一眼窗外,只有一只被杜思人握在手心的手蜷缩成一团,好像不停地在抠着掌心。

师傅在驾驶座上喊:“快了快了!”

车子转过最后一个急弯,从悬崖边转进了山谷,大片的连绵的雪山似乎就近在眼前,像一道冰雪屏障从远处包裹着这片山谷。她们抵达了姑娘山脚下的小镇。

赵仟将几件棉服从后排扔过来,高原上气温低,徐文静从家里翻箱倒柜找出这么几件,连她妈妈的旧衣服都翻出来了,是一件土气的枣红色薄羽绒,此刻穿在路小花身上,她抱怨道:“有没有好看一点的?”徐文静答:“你爱穿不穿。”

杜思人扭头去接外套,林知鹊将手从她的手中抽走了。

就在一片狭窄的乱杂杂中,没有人留意到她们牵手,也没有人留意到她将手抽开,像冰下的鱼,看也不看不见,却确实发生着,只有杜思人一个人最清楚。

那无端的紧张又窃喜的心情,也只有她一个人最清楚。

一行人下车,在冰凉稀薄的高原空气中裹紧外套,走过藏族小镇拉着彩色旗帜的街,下榻的旅店泥瓦灰砖,木匾木窗木门,加盖了一个民族风的飞檐。大堂供人用餐,大红纸张贴在门侧,写着:酥油茶免费供应。

她们本来身上也没太多钱,加上带着李导这个伤残,约好只住一晚,因此吃了午饭,她们就又乘车去景区,搭缆车去侧峰的攀登口近距离看看雪山。

杜思人不是第一次来,她七八岁时,和爸妈来过一次,她还记得她在山沟中骑马,她爸爸帮她牵着马,说将来会有一个骑士来帮你牵马。

她少不更事,回答说,我自己就是骑士,为什么要别人来帮我牵马?

那年这里还没有缆车,小小的她觉得雪山巍峨,是一辈子都攀不上去的高峰。

林知鹊走在她前边,她们从缆车上下来,这里的海拔还不够高,昨夜下的雪几乎融化了,在地上留下薄薄的脏兮兮的一层,一抬眼,姑娘山在日光中闪闪发亮。

小玲扭头来喊她:“神经病姐姐!你快教我跳舞!”

然后小姑娘就开始蹦蹦跳跳地唱《看我72变》,杜思人哄她开心,跟着她上气不接下气的走板唱腔,在高山上跳了几个动作,很快就气喘吁吁,徐文静与路小花噼噼啪啪地鼓掌,吹捧她是梅溪舞王,气氛吵吵闹闹,杜思人偷偷看了林知鹊一眼。

这高原上,她的心跳比平时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