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佛系王者[快穿](81)

韩新柔虽然对那位名扬天下的裴君侯动过心思,但她已经是皇帝的宠妃,自然是站在陛下这一边,尽力帮助他打压裴君侯。

“既然陛下担心,不如先控制住在京中的裴家家眷,让裴君侯在前线不敢妄动……而且战场上多杀戮,陛下也可在民间散播一些裴君侯残忍好杀的名声,众口铄金,假以时日,裴君侯的声望必然大受打击。”

李景翎眼神一亮,对她大为赞赏道,“爱妃真是聪慧过人,实在是朕的贤内助。”

*

然而还没等李景翎开始动作,前线来报便打破了他的计划。

屠城,灭王庭,杀俘虏这一桩桩,都不用李景翎命人散播消息诋毁裴君侯的名声了,谁还能否认裴照的血腥杀戮之名。

但令李景翎愤怒的是,他并没有给裴照这样的命令,裴照也没有提前请求上令,便擅自出兵入侵北狄王庭,还一举覆灭了北狄皇族。就是赶来支援的草原各部落,也被裴照的骑兵军队包了饺子,所有俘虏皆杀不留,所经部落所有百姓皆斩草除根。

李景翎当庭怒斥裴照目无君上,胆大妄为。

而他也是刚刚得知,裴家上下早已不在京城,全回了河东,那是裴氏的地盘固若金汤。

谢远臣俯首行礼道,“将在外应随机应变,还请陛下恕罪。且裴君侯在军中声望甚高,若是陛下此时降罪,恐会引起军中哗变,令边关人心不稳,还望陛下三思。”

这话看似是在为裴君侯辩解,实则却是威胁皇帝。不止有裴照所率领的十万铁骑,还有数十万边关军民,一旦哗变,究竟是战前失利,还是挥兵南下,直取京师,这可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李景翎对裴君侯只能赏,不能罚。

李景翎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既然这样便收兵,等北狄来人求议和吧。发下圣旨,不准裴照再不遵皇命。”

他现在只想让裴照离开边关,早日回来。

谢远臣又是微微一笑,挺直脊背,如玉竹般肃然,“陛下,不用等了,北狄已经被灭,不会有人来议和了。”

这样的结果也惊呆了满朝文武,他们所以为的最好结果便是裴君侯镇守边境,击退北狄,一扬大周国威。

绝不曾料想仅三月时间,裴君侯率领骑兵军队如同闪电战般就灭了一国。也没有什么士林清流文官指责裴君侯屠城,残忍好杀了。连国都给灭了,还有人去可怜什么无辜的北狄老弱妇孺么。

顾然为求速战,不惜屠城灭族。

一来灭掉北狄这个心腹大患,是裴父的临终遗愿,为此已筹备数年时间,毕其一功。二来顾然也不希望时间拖长,引来大周内部的背刺,比如那位皇帝。好在谢远臣足够可靠,又精于内政,让顾然没有了后顾之忧。

而且为以防万一,顾然也提前就让裴家全部转移到河东,皇帝就是想下手也不容易。

在此征战过程中,顾然也充分发挥了以战养战的作用,搜刮洗劫下来的异族财富全部充作军饷,又有她的商队在旁进行周转,一切后勤都没有出现问题。

………

在灭了北狄之后,裴照征伐的步子并没有因此停下来,彻底贯彻了攻守易形这四个字。

建安十二年春,裴君侯第二次北征,灭突厥,吐蕃二国。

建安十五年秋,裴君侯第三次北征,灭新罗,百济,高句丽。

从此大周名义上的版图有史以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地步。

之所以说是名义上,那是因为被纳入大周版图的大片辽阔的北方土地,转眼间归裴君侯所有,美名其曰镇守教化,实则却是坐拥上千里疆域,做了北地之主,又以无偿分发土地开荒为由吸引了大量的大周百姓北上。

短短几年时间,便已被他治理得蒸蒸日上。北疆官民只知有裴君侯而不知有朝廷,其麾下军队更是听调不听宣。

为此皇帝李景翎是如鲠在喉,连睡觉也不安宁。

没几年时间,身体便衰落了下来,而朝堂上也为继承大位的人选而争论不休。

明面上太子为嫡为长,当仁不让,但却是孱弱多病,若非没什么错,不然早就废了。另一位有力竞争者便是皇帝爱子,韩贵妃所出的九皇子,自小健壮聪慧,尤其是皇帝多次在朝臣面前说过此子类我的话,显而易见是皇帝心中属意的人选。

但无论是谁继位,只怕都压制不住北疆。

*

在结束征战后,顾然休息下来,一边治理北地,一边教导裴氏子孙。

在她成为北地的主人之后,裴氏一族就自发地迁居到了这边,一是跟随支持家主的行为,二来北地广袤辽阔,可不是小小的河东能相比的,在这里裴氏就算想要自立都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