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千界(26)

作者: 打瞌睡的田园猫 阅读记录

接待官员翻着登记本子,上面写的非常仔细,连有人家卖儿卖女的都注明了卖在何处,死了的也会标明。

这位官员大喜,赶紧先安顿秋水这一伙流民团,他们最好理清,早点理掉一批,上官过来巡查也是功劳。

于是秋水这伙流民团最先分配,分配的地方也最好,而且他们并不吵闹,便是听不懂,也有人会和他们解释,让去哪里行动也分明,并不乱糟糟的,多好安排!

接待官员手下也有小吏,只是小吏们听不懂方言一样痛苦,而且造成的误会还不少。

他们看到秋水和秋林生在流民中不停穿梭来往,流民们也都很信服他们,于是就注意到了,再一打听,这‘父子’都会官话和几种方言,于是就同上官推荐了秋水和秋林生。

秋水这一路怕麻烦,而且长途跋涉这么久,和野人也差不多了,头发里还长虱子,秋水干脆就剪了短发,现在完全是个小子的模样,流民们讲究不起来,头发剪短的不在少数。

听到让他们父女协助登记流民,秋林生和秋水都很高兴,当然答应下来,和官府搞好关系是多么重要的事。

现在秋水不主动出头,有主意都是先告诉秋林生,让他去和那些官员小吏去说。

登记流民信息其实很简单,主要就是语言不通,秋水和秋林生各带两个会书写的小吏,捧上一叠木牌,让流民排队,过来说清楚家乡籍贯和人口,然后登记好发放木牌就结束了。

上官会看登记的数据进行安排,然后分配去处,最后带过去安置就行。

秋水和秋林生细致,还会问是否有技能,铁匠木匠,修锅补碗,甚至会杀猪的都写上,上官们一看就清楚明了。

每天秋水和秋林生除了有免费的一日三餐,还有一百文钱入账。

有了他们帮助,流民登记就快了许多,连误会都少了,秋水一张嘴叭叭叭的,同时接待几家都不成问题。

安置流民的地方总有好差,秋水那一伙得的地方最好,接下来的就没那么好,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到哪里都存在。

此刻就有人嫌东嫌西,秋水眼皮子一翻,“我看你是冒充的流民,看看那些面黄肌瘦的人,哪会东挑西捡,生谷子都能塞进嘴里吞了,朝廷给屋子给地还要挑拣,你难道是哪里来的奸细,想给陛下的仁政抹黑!你既看不上,那打哪来就回哪去,看看后头还有多少人,哪个有时间和你瞎叽歪!”

这大帽子盖的,且好容易来了这里,眼看就能安顿下来,回去?怎么回?一路过来是已经是千辛万苦,再回去可就要饿死在路上了,那些还想叽叽歪歪的流民屁都不敢放一个了,一边的小吏偷偷翘起了大拇指,哎呀,听秋小哥说话就是爽利,他连骂带劝,就没有摆不平的人。

秋水和秋林生帮了两个多月的忙,连年都没好生过,等过了年,流民也差不多都安顿下来了,接下来已经没有大股流民进京。

朝廷已经派下去各路赈灾官员,就是有流民也就地安顿或是劝其返乡,京城不可能把所有流民都接收下来,秋水这一伙人是正巧。

秋水和秋林生这才有机会仔细收拾一下朝廷给他们父女两分配的房子,在离京城快马半日距离的临丰城里,临丰原本是京城各世家田庄别院所在地,也有几个皇庄,算是京城一个小小的粮食蔬菜供应基地。

面临兵祸的时候临丰被彻底毁了,兵士都要吃喝,临丰首当其冲,被抢的一干二净,佃户们哪里能活,当然是死的死逃的逃。后来燕王上台,哦,现在要叫武安帝,武安帝上台后马上着手安抚民生,可临丰左近的佃户不是死了就是逃了,一时间那万顷良田居然无人耕种。

后来流民涌了过来,就先往这里安置,秋水那个流民团就安置在临丰,秋水和秋林生也被安置在这里。

他们父女俩有一栋小小的院子,还有六亩地呢!

姚瞎子也跟着小吏们打过杂,所以也有了一间小房子,还有三亩地,只是如今天气还没转暖,地里尚且无法耕种,安顿下来的流民们已经在田间地头除草耕地施肥,以备开春播种。

收成出来前,流民们每日有朝廷给的救济粮果腹,哪怕吃不饱,到底也有了奔头,临丰一派祥和。

偏秋水秋林生和姚瞎子没一个会种地的,他们只能把地租给别人种,除了租税外收成对半分,这点地也养不活三个人,毕竟如今亩产不高。

秋水和秋林生还是想干回老本行,姚瞎子也在寻摸京城算命的好地方。

三人都和京中一些小吏搞好了关系,想要做回本行倒是极容易,姚瞎子比秋林生父女更早找到一块风水宝地,连自己的算命招牌都竖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