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言情文里考科举(52)+番外

作者: 宝器咕噜 阅读记录

月亮门边,一个学子挥舞着双手,神色激动。

“吴旭!放肆,不准在大宗师面前大呼小叫!”一个夫子连忙呵斥道。

“无妨,让他一起回答吧。”督学大笑,“想答的都一起来。老夫就喜欢有朝气的学子。”

赵光眼神一亮,立刻也举起手,“学生也想得到大宗师指点!”

这是《千字文》中的诗句,当初开蒙的时候,他家在溪岗里还很威风的时候,他父亲赵秀专门为他请了夫子讲解《千字文》,将其中的历史讲的清清楚楚。

这道题,他有把握能答好,而且有把握容景不会答的比他更好!

有了吴旭和赵光开头,不少学生也心思活络起来,要求答题。正巧此时魏夫子拿着笔墨纸砚过来了。督学示意他将纸张笔墨在院子里的石桌子上铺好,对那些愿意答题的学生道,“你们找位置自己坐好,答完后写上自己的名字,交上来。”

然后,他看向容景,指着自己身边的位置道,“你就坐这里。”

容景鞠了一躬方才坐下。

她铺开纸张,接过魏夫子递过来的笔,端端正正的先写下了题干的话。见她坐姿端正,不疾不徐,且不因自己在她身边而有丝毫慌乱,一副专注思考的神情。督学心中对她的评价又上了个台阶。

也有几个学生想坐在督学这桌混个眼熟。但他们单是看着督学那张不怒自威的脸就觉得有些发抖,于是便坐到别的石桌子边。赵光倒是很想表现,又担心容景认出自己,一直低着脑袋,坐在离容景最远的那张石桌子边。

片刻后,整个院子变得安静下来,只有风吹过香樟树树叶摩擦的哗哗声和学子们奋笔疾书的沙沙声。

贺山长松了口气,随即欣慰起来。今日督学忽然造访抽查学生,大部分都表现的不尽如人意。但是好在,这个忽然前来报名的容景如同闪耀出世的巨星,在督学那里刷满了好感度。

而且,因着这孩子的优秀,崇明社学里的其他学生也会奋力追赶,刻苦读书,比如赵光,比如吴旭……

然后,等到今年的童生考试一过,他们崇明社学又会出几个秀才……

贺山长越想越开心,越看容景越顺眼。他打算免去这孩子的所有束脩费用、住宿费用、饮食费用,同时给他提供最好的条件,免得他被外面那些妖艳学堂拐跑了。

在贺山长思考打算间,已经有学生答完了题,交到了督学那里。督学接过来,看了几眼,并没有评论,先放在了一边。

没过多久,满脸兴奋的吴旭和低着脑袋的赵光也交了卷,督学看完后点点头,依旧将答题纸放在一边。

这让两人心中有些没底,朝督学行礼退下后便走到一边,低声对起了答案。

在这期间,督学的目光时不时在对面的容景答卷上扫视,只见她思索了好一阵子,才提笔写字,标准台阁体,犹如印刷。她写完一个字,又是一个字,不带停顿一气呵成,可以说下笔如有神。

单这份气势,就足以盖过很多大人。督学暗自点头,待到容景写完搁笔,还不等上面的墨迹彻底风干,他就抢过答卷,看了起来。

容景见他脸色木然,毫无波澜,心下也有些忐忑,但依然平静而恭敬的鞠躬退下。

“都做完了,老夫也点评一番吧。”督学拿起手中的一叠答卷,那些答题的学生立刻上前,围在不远处院子外的学生们也一脸期待的看着贺山长。贺山长点点头,示意他们也过来听。毕竟听督学讲课的机会千载难逢。

见学生们都围聚过来,督学才慢悠悠的开口道,“此题,是别府某年院试的一道经义题。”

经义题,科举考场上真正的题目!学生们闻言,都竖起耳朵,提高警惕,生怕听漏了一个字。

“你们的答卷,按优劣共分三等。首先便是下等——不合格!”督学说着,扬了扬其中一份答卷,只见上面涂涂改改,各种补丁。

“此份答卷,判不过。字迹难看,台阁体练得乱七八糟,且答题前没有深思熟虑,答后又改,观感极差。”督学说完,将答卷放下。虽没有点那学生的名字,也足够让那学生脸红不已,羞愧低头。

“然后是中等,勉强合格。”督学又拿起几份答卷,“字迹还算工整,排版也勉强齐整。回答中规中矩,不深不浅。”

“譬如这一份,上面答曰:‘有虞,舜帝也。陶唐,尧帝也,推位让国,即举贤让位之意。周发,周武王姬发也;殷汤,殷初成汤也。吊民伐罪,便是替民讨伐有罪的暴君。坐朝问道,垂拱平章,意为坐在朝堂中和大臣一起讨论治国之道,垂衣拱手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