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小将在七零/北宋先锋营小将在七零(72)

作者: 苏佑蓁 阅读记录

沈秋阳回身转向他们说话:“暑假你们是怎么过的?”。

凌江说:“也就那样,你去乡下住了?”,这么黑。

沈秋阳笑说:“不是,去我三叔那里,被他训了一个暑假”。

张彧知道沈秋阳父母都是烈士,两个叔叔都在外地工作,那院子,就他和爷爷奶奶住。

凌江问他:“你以后去当兵?”。

沈秋阳说:“我想去,我爷爷奶奶不同意,你们想吗?”。

凌江:“不想”,他骨架太细,打架不行。

张彧:“不想”。

作者有话说:

第47章 不够庄重

沈秋阳听张彧说不想,就说:“张彧,你是农村户口,以后要想在城里找个工作,几乎不可能,我见你一个暑假长高不少,毕业后去当兵是条出路”。

这些问题本来他从来不会想,可这回去三叔那里,三婶娘家是农村的,有几个侄子,这些事她提过几回,他听了过耳没放心里,现在听张彧说不想,才想起来。

张彧说:“不可能就不可能吧”,他对天天按时上班下班也没兴趣,最好能学开车,做货车司机到处跑,但就像沈秋阳说的,城里招工,农村户口是没机会。

其实做猎户也蛮不错的,可惜也不行,现在没有猎户。

凌江苦着脸说:“毕业后我是下乡没跑”,公社没什么招工的地方,县城招工的厂也很少,多数是内部消化,再说县城每年也都有毕业生,还轮不到自己。

沈秋阳快嘴说:“去张彧大队”,有个熟人照顾方便很多,离家又近。

凌江眼睛一亮说:“这可以”。

张彧说:“还有两年,你们是不是打算得太早了?”。

“不早,不早决定,想我姐那样,去老远的地方,回家一次都很不容易”,凌江说。

高中多了化学课程,物理张彧还能勉强理解,化学就完全不行,凌江给讲过两回,和他说:“你理科实在不行,语文、地理、历史学得轻松,数学也还行,如果高考,你只能考文科”。

高考取消好几年了,张彧说:“想太多”。

凌江笑笑说:“心里有个期盼也好”。

沈秋阳不爱学习,见两人认真读书,和他们说:“看你们认真读书,我也想认真读,脑子也不笨,可就是读不进去”,他也知道读书有用,在部队,高学历,懂得多,比一般土兵机会更多。

凌江说:“你是没有读书的兴趣”,他和张彧就有,他喜欢各种公式,张彧是想丰富自己的学识。

时间过得快,转眼就到房子开建前一天,放学后,张彧去和班主任请两天假,事实上,一些同学没来上课也没有请假,老师也管不了,班主任爽快答应。

出了校门,张彧又去供销社买两包盐,他现在就开始准备秋末做腊肉用的盐,盐便宜,平常老百姓吃盐不困难,这点真的很好,但不能一下子买太多,他只能每次买两包。

这回买时,售货员大姐还问他:“你怎么隔两天来买盐?买这么多盐做什么?”。

张彧面色不改说:“大姐,我给村里人帮带的”,大姐看他提着书包说:“也对,给你”,天天来公社上学帮村里人带盐,正常。

明天早上正房动工开建,有六个人要请两天整假来帮忙,要包他们两天的三餐,六个人中有张铁木和张铁河。

张彧回村时,提一个麻袋回去,走到村口,村口树下聚集七个老太太说闲话。

张彧走近就被一个老太太叫住:“铁蛋,停一下”。

张彧脚步停下开口:“齐叔婆,有事?”。

齐叔婆说:“铁蛋,你和你娘说一声,做人不要太小气,借点小东西都不给”。

张彧看她说:“齐叔婆,我母子俩人吃饭,一个人挣工分,分的粮食不够吃,不如你借我些粮食,你借我粮食,我借你小东西,齐叔婆你家壮劳力多,听说分了不少粮食”,所以不要说你家没粮食。

齐叔婆脸色变了变,张彧又说:“都一个姓,齐叔婆不要小气”。

“哈哈”,齐叔婆旁边一个老太太打哈哈:“铁蛋,听说你从大队买粮食,够吃了”。

张彧说:“不够,我一顿吃两斤都不饱”,他看向另几个老太太:“你们谁家愿意借我?我晚上就去借”。

几个老太太连忙摆手:“没有,自家都不够吃!”。

张彧走了,齐叔婆捂着胸口说:“铁蛋娘说不给就不给,铁蛋比他娘更绝,向借他点借小东西,他向我借粮食”。

一个老太太说:“哎呀,孩子都放学了,回家做饭”,该,老东西,借东西不会还,呸。

“我也回”。

“……”。

张彧回到家放下东西,提五十斤玉米粒去磨成粉,明天用。

现在房子开工,祭祀简简单单,还要悄悄地来,鞭炮都不能放,需要备用的东西不多,就一只公鸡,一壶酒,一条肉,三个小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