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职场综艺一键封神(264)

作者: 千山月明 阅读记录

“嗯。”

“她还会不会跟咱们一起回北城啊?”郑飞扬感叹, “成绩结算都没来,我还真是不习惯。”

前三轮的结算环节, 简直就是杜诗怡的粉丝见面会现场, 那样夺目的成绩一放出来, 所有人都得吸气。而这一回, 虽然100%复原仍是无人可出其右的惊世耀眼, 可正主不在,到底不同。

就像是明月缺了最中央的一块。

偏偏所有人都知道她所去为何。

七月二十九夜,以黄岚院士为首的专家组率数百人进驻清云山。

凌晨一点,主入口两侧扩方掘沟,搭建弧形券顶防塌方工作面。

凌晨两点,遗址区全线启动铜管护架铺设与甬道木板支撑。

凌晨三点,城北沿山大规模降雨,清云河水位持续上涨中。

凌晨四点,首条临时排水渠线抢修完成。

前线人员冒雨连夜奋战,而在东方浮出第一抹鱼肚白的时候,杜诗怡领着一众人快步而来。

她昨夜没有像众人以为的那样直奔清云山,而是与黄老团队联系过后,半途改道去了金汀。那里有整个南城最先进的数字考古实验仪器,虽然不能与世研部相比,却也可以覆盖大部分的高精尖研发需求。

六个小时后,她带来了清云山北全地区的卫星遥感地貌分析。

同样是一夜未眠,但出现在众人眼前的少女气质沉静,身形笔直清挺,不露一丝疲态,是超越年龄的沉稳与镇定人心。她将U盘交给匆匆跑来接应的实习生,轻声道了一句“辛苦”。

LED大屏迅速在临时指挥部的篷布下支起,整个遗址区的三维成像模型投射在数位顶尖考古专家面前。众人立刻就下一步挖掘方案爆发了激烈讨论,屏幕上各处地形不断被放大旋转标红,像一场聚风云于方寸的战役。

杜诗怡在旁边站了一会儿,确定模型没有问题后,给随行的技术人员使了个眼色,悄没声息地转身出门。

她本打算去遗址入口,没成想刚走几步就被人拦住。对方似乎是哪家报社来抢新闻的记者,带着摄像挤在泥地里唯一一条还能站的小路上,旁边正好有实习生急匆匆地经过想要去拿不远处的铁锹,低声请他让一让,他却怕错过新闻,张望了一眼大人物们都远远地在那边棚顶下开会,顿时装没听见,举着话筒几乎要伸到杜诗怡面前:

“杜同学,听说你刚刚带来了遗址区全方位的遥感影像分析,圈定七大随葬坑范围地点,发现疑似造墓人的残留活动痕迹,是这场考古里最大的功臣,请问你怎么评价自己的成果,接下来需要考古中心配合哪些事项?”

杜诗怡的动作明显一顿。

她看了一眼雨地里仍在抢修排水渠线的数百位工作人员。

眼风扫过这位记者胸前“红骋新闻”的牌子,很淡。

她一个字都没有说,转身亲自去拿了那把沾满泥点的铁锹,递给又累又急、眼看着快要哭出来的小姑娘。

不远处的航拍无人机忠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后来的清云遗址纪录片里,所有人都看到少女眉目间一片清冷,在转身时淡淡道:

“是我配合他们,不是他们配合我。”

“所有的技术分析都只是提供辅助,最终决断仍然要由专业人士来做出。我说过,科技永远不能超越人力的伟大。”

“那边为了国家文物风雨半生的学者,和这里彻夜不眠抢修护址工程的队员。他们才是每一场考古里,最大也最不容置喙的功臣。”

***

当然,这一切传回目前的景园时,只是简略得不能再简略的版本。郑飞扬他们只知道杜诗怡曾于昨日上午在清云山现身,而后的三十多个小时里,她销声匿迹,再也没有动静听闻。

七月三十日清晨,举世瞩目的清云古墓再曝重大进展。数十位考古专家彻夜分析高精度遥感影像后,初步建构起整座墓室的地下通道群。其纵横交错程度令人瞠目,俨然一座分岔口无数的大型迷宫。

绵延数里的地下迷图,给发掘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所有人都不敢轻举妄动,生怕走错哪条路就触动了可能存在的机关。

流沙,水银,暗弩,毒气……考古行动本就伴随着危险,何况是这种一看就知玄机重重的地宫。没有谁能承担轻易派人下去的后果,哪怕只是迈下通往地底深处的第一层台阶。

这个消息一透出去就掀起了轩然大波,而就在这以后,清云山开始对外封闭,谢绝一切媒体探访,连朝华的记者都进不到遗址区内。

旁人或许只是好奇,郑飞扬他们这些人就是担心了。

她一个女孩子,在这样局势未明的时候全无讯息,简直让大家的心悬在钢丝上打晃。偏偏清云山全体戒严,从上到下密不透风,外面就算再急也打听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