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1016)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这么多宣慰使,不是没有尝试过打通地中海航道。

就在环球船队回朝不久,受到朝廷鼓舞的商人们再次踏上征程,以景泰省为基地,从景泰河以西到非洲东海岸,零零星星的开始出现号称是中国人占领的港口,很快就有不少人把目光对准了红海。

通过这狭长的海域,进入地中海,就可以直达欧洲。

红海的另一边被奥斯曼帝国牢牢占据,但是这一边,还是邦国林立,最大的国家埃及,正处于马穆鲁克王朝统治末期,土地兼并严重,水利工程失修,工商业发展缓慢,国内矛盾丛生;但这些年来似乎又有了复兴的迹象。就在弘治五年,他们在阿达纳战役中大败奥斯曼帝国。

弘治十二年,福建商人吴晟德拿着重金向朝廷求购的火炮战船,带着子弟和船员攻占了亚丁湾沿岸的木骨都束,也就是后世俗称的索马里,而后被朝廷册封为宣慰使,孝宗给这里赐名西成,正式开始了明朝对非洲的经营。

而后,吴晟德逐步向北拓展,试图占据亚丁湾到红海沿岸,而后攻克埃及,打通地中海。

想得很美好,但明朝毕竟是外来户,在这里人地两生,语言不通,又远离本土,光靠自己那点枪炮,实在难以成事。

吴晟德于是求助华商,都知道圈地只是名义上的,地图物产啥的都可以弄,反正朝廷不会查证,只要肯给银子,宣慰使的头衔不难;但只要能和奥斯曼帝国划海而治,过路不仅安全而且费用少了不少,于是大家都很积极。

凭借拼凑起来的舰队,明朝商队沿着红海一路北上,终于在弘治二十五年将“明”字大旗插上了开罗城头。

但是能打天下,未必能治理天下。原本只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如今目的已经达到,利益怎么分配就成了问题。——大家可以推举吴晟德做宣慰使,但是利润该拿多少?

吴晟德提出大家索性合伙,但是跑外海的,都各有自己庞大的家业,谁愿意受制于人?

那就入股,按股份分红。

如果说利益分配的问题暂时解决了,接下来的事更麻烦——前方的路怎么走?

商人们最初的目的是占据交通枢纽,省点顺便赚取过路费;但是一旦进城,有初衷不改的——人地两生,语言不通,风俗迥异,咱们都是来挣钱的,没有教化万方的使命感;但也有读了点书想南面称孤割据为王的。

一座孤城,难以久持;但是前行的代价实在太大。

这个时候到底是乘胜追击,还是固守一方,大家争执不下。

作为联军统帅的吴晟德同样陷入两难。

人心齐,泰山移;人心不齐,就是一盘散沙。

在明朝商人们犹豫不定的时候,他们的对手并没有停着。

除了首都开罗,马穆鲁克王朝还有颇为广大的疆域。苏丹带着重臣出逃,而后号召地方勤王。

一年后,苏丹拼凑起一支三万人的军队打着光复旧国的旗号,与华商联军在郊外展开激战,虽然战败逃亡,但客场作战的劣势已经显露无疑。

苏丹遣使到奥斯曼帝国,以割让土地为条件,两面夹击,围攻开罗。

当开罗百姓准备开城迎接故主的时候,大局已定。

弘治二十九年七月二十八日,开罗陷落,城中大火,“明”字大旗被烧为灰烬。

明朝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值新皇登基改元三天。

正沉浸在喜悦中的显宗得报,差点怀疑人生。

没办法,还得召集群臣商议,有要求直接出兵的——毕竟开罗地位特殊,如果占据这里,可以直接进入地中海与欧洲奥斯曼两大势力接触;而且明朝有景泰省作为前进基地,一路上也有几个宣慰使,红海附近还有不少华商,朝廷有一争之力。

但更主流的观点,则是劳师远征,得不偿失——朝廷现在有太多的宣政省、承政省需要经营,再经营非洲,实在力有未逮;所以自从弘治以来,一直是驱商人为前导。如果贸然兴兵,必然与奥斯曼彻底决裂,在那里,朝廷并没有决战决胜的能力,何况欧洲各国是否会趁火打劫?

还有一种声音:红海和地中海之间并无运河可通,即便占据埃及,要想真正让它成为马六甲一样的黄金水道,只有一个办法:开凿运河。

但是这要损耗多少人力物力?朝廷毕竟在当地没有根基,焉知不会造成百姓叛乱?就算顺利修成,隔海相望的奥斯曼帝国和近在咫尺的欧洲各国会眼睁睁看着?到那时候,朝廷又是否真的能够守住?——况且,一旦集中人力物力经营红海,又有多少人愿意占据非洲东西海岸,朝廷对非洲的经营,恐怕会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