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1086)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第447章 一笑中(下)

隆庆十年,十六岁的皇太子加元服。在弘治末年以来太子地位已经大幅提升、几乎升无可升的背景下,皇帝反复琢磨,再次提升了儿子的政治待遇,除了要求王公重臣在元旦、冬至、千秋三大节向皇太子行一拜三叩首的面君大礼,还命令天下避太子名讳。

储君,距离“君”,不过半步之遥。

隆庆十三年秋九月,皇太子大婚。

太子妃王静姝是昌国公王绍雍的女儿,云梦大长公主和昌国公王烜的孙女。王绍雍曾经陪着皇帝读书,感情深厚,无奈英年早逝;皇帝很是感叹,玉华就把他的幼女接进宫养在身边,和太子称得上青梅竹马。

太子向父母提出娶王氏,皇帝也就答应了。

但是玉华并不赞成:当年孝圣皇后定过规矩:已经结姻的,三代以内不许再次联姻,以免妨碍子嗣。

但是皇帝并不介意:这不过是防范外家罢了,自古以来亲上加亲的多了,没什么。

他就是这样自信。

长女安庆公主先嫁新建侯王承宗,不幸早亡;改嫁诚国公刘世延,他的母亲则是皇帝的亲姐姐嘉善长公主,这已经不是三代内再次联姻,而是律法明文禁止的“中表婚”。但是安庆公主亡夫之后痛不欲生,刘世延和公主青梅竹马,曾经有过情愫。为了女儿能早日走出阴霾,皇帝不惜践踏律法,违反祖制。

已经有了陈例,何况牵扯到太上皇皇太后,云梦公主于自己还有引荐之恩,玉华没有说话了。

安庆公主的第二次婚礼极为盛大,皇帝甚至提出将嫁妆提高到永安公主的十倍。

永安公主是孝圣皇后的长女,下嫁英国公张懋。

群臣当然出班谏言,建极以后制定了公主出嫁的标准,怎么能够轻易提高?再说,英国公两代忠良,诚国公虽然也有大功,但也着实不能越过了去。

最后,玉华仿照当年长孙皇后进谏,皇帝这才收回了旨意。

即便如此,皇帝仍然没有完全放弃——让玉华在内帑支取了二十万,给女儿添妆;而此前,即便永安公主等,添妆也不过十万。

实在是父爱拳拳。

等到新人前来拜见,皇帝转头看着玉华,笑道:“咱们也是老夫老妻了。”

玉华笑道:“少年夫妻老来伴嘛。”

皇帝笑得很是爽朗:“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十指紧扣,倒教跪在地上的太子和太子妃红了脸。

太子大婚后就开始接触朝政,没多久就为犯罪的弟弟象亲王求情,遭到皇帝痛斥:“怎敢乱我法度!”

太子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玉华不得不站出来为他申辩:“太子和象王是亲兄弟,兄弟情深,实在有不忍。”

皇帝嗯了一声,语气明显舒缓了一些:“你不仅是他哥哥,还是大明的太子,怎么能因私废公?——你要施恩,将来你那两个同母弟弟,给个世袭永替就是了。”

这是皇帝第一次提到有关两个嫡子的安排,太子当然一口答应,玉华也连忙拜谢。

吃完饭,皇帝招太子单独说了会儿话,看到太子如释重负的走了;此后父子俩倒是协力同心,再没有传出什么新闻,满朝都道太子仁德,深得圣心。

隆庆十五年冬,这年底,发生了华县大地震,死伤数十万。

这么多年来,玉华第一次看到皇帝如此震惊悲愤的样子。

在御书房站了一夜,皇帝去前朝安排救灾,同时颁布了罪己诏;玉华也在后宫忙乎:要裁减后宫用度,从自己开始,减膳、减俸、捐银,释放宫女,还做了水陆法会,超度亡灵。

皇帝将她搂进怀里:“家有贤妻呐。”

次年春,太上皇皇太后先后崩逝。

皇帝至为痛悼,不顾年将半百,亲自徒步扶父母灵柩前往天寿山;玉华也陪着他。

这是一段艰难而漫长的道路,两人相互搀扶着。

直到山下,皇帝转过头看她:“玉华,一路有你,真好。”

玉华把头靠在他的肩上:“真希望我们能一直牵着手走下去。”

皇帝思念父母,玉华于是献策,将二老生前掉落的发丝绣成画,用表二老结发同心、白首不渝。

果然皇帝大是高兴:“我妻知我。”

灾区安定了,连边庭都安静了,国家从战争和灾难中走出来,一天天恢复生机。

庆亲王载堂娶妻孙氏,搬到王府,父亲孙升官拜礼部尚书,其母杨文俪则是第一个女传胪——按照惯例,皇子年满十岁就该移居十王府,成婚之后迁居王府。但是皇帝钟爱三位嫡子,一直将他们留在宫里。庆亲王只比太子年幼两岁,和太子一起读书,一起养在祖父膝下,幼而聪明,长而魁伟,有胆略,善骑射,达政术。皇帝考教时政,应对称旨,深得宠爱;赏赐往往只比太子少一点,位居诸王之上——如果不是太上皇皇太后和玉华一再提醒,皇帝甚至不想区别对待——庆亲王,甚至用了年号中的一字作封号;嫡三子载垕自来养在帝后身边,皇帝对他更是宠爱有加,出生就封王,平时有求必应。载垕擅长文学,精通书法,皇帝不仅延请天下最著名的书法大家教习,赏赐了不少传世书帖,还时常和儿子探讨,甚至支持他汇编法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