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1087)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其实不止他们兄弟,有杨家的家学渊源,有饱学之士的教导,有玉华的亲自督导,七个孩子都擅长书画,能诗善文,载垕尤其显露出名家风范,皇帝不止一次地向群臣炫耀皇后的贤惠、儿女的出色。

不像是天子,仿佛是最普通的父亲。

皇子公主们一个个成人,成婚,庶出的皇子们远赴南方镇守。

皇帝五十万寿,玉华献给他一副自己亲手绘就的皇帝御容图,乌云压城,百草摧折,皇帝脸色冷峻,身穿常服,披着红斗篷,剑指苍穹,立马挥师。

耗费无数心血完成的作品,果然皇帝大是高兴:“画得好——知我者,梓童也。”

玉华也会抚摸着青丝感叹:“都有白头发了呀。”

皇帝笑道:“好事啊,咱们也算白头到老了——多少帝后还没这福分呢。”

玉华笑道:“人家都说:‘只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皇帝笑道:“还有一句话:‘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他抬起玉华的脸:“怎么,你还哭过了?怎么不早说呀?——你要是介意,我就不招别人了。”

玉华笑道:“你舍得吗?”

皇帝笑道:“有什么舍不得?我在意的,只有你们娘几个。”

他搂着玉华:“等将来禅让,也不用住在西苑,咱们就去汤泉行宫,再没有什么能打扰咱们。”

玉华伏在他怀里,开始筹划着将来,养群猫狗,种点花草,骑马射箭,下棋品茗,琴瑟和鸣,夫唱妇随,很美。

隆庆二十一年,噩耗传来:安庆公主的次子夭折。此前,她的三个哥哥姐姐也全部夭亡。

嘉禾夫妇痛不欲生,玉华也是泣不成声:“我可怜的女儿。”

皇帝心痛之余还有愤怒,以为府里有不干净的东西,派人把家奴审问了一番,都道是尽职尽责,但是公子小姐先天不足。

然后把太医抓过来骂了一通,院判等他骂完了,小心翼翼的抬头:“当年孝圣皇后说‘血脉太近,不利于子嗣。’安庆公主和诚国公本是表兄妹,臣以为或是因为这个原因。”

皇帝呆住了。

玉华明显感觉到,周围凝固了。

血脉太近的,不仅有安庆公主,还有皇太子。

六年来,太子妃已经生下两个皇孙,如今肚子里还揣着一个。

可是好巧不巧,皇长孙翊钦不到两岁夭折!

次子翊钧,会不会和他哥一样?

玉华不敢往下想,但是皇帝沉默了很久,甚至眼睛在太子身上停留了一阵,不容她不接着想下去。

皇帝下旨安庆公主回宫,甚至许诺进封为隆庆公主,遭到了公主拒绝:她和丈夫伉俪情深,不忍分离。

但是皇命难违,玉华亲自到国公府,陈说利害,嘉禾终于回宫。

皇帝再次张罗着给女儿选婿,却遭到了嘉禾的拒绝,她搬出当年帝后拆散自己和刘世延,强令嫁给王承宗的往事,声讨父亲的独断专行。

一贯言出法随、说一不二的皇帝看着女儿,巴掌没有打下去,眼泪却差点掉了下来。

玉华劝说皇帝:“孩子刚回来,还没想开,就不要太逼着她。”

皇帝这才点头。

玉华还要关照太子的情绪:“你不要想那么多,你毕竟和你姐姐不一样。再说,你膝下不止翊钧一个孩子。”

太子点头。

即便宠爱王妃,但东宫该有的嫔妃不会少。翊钦出生的次年,他爹就给他生了个弟弟翊铮,随后几个弟弟妹妹相继出世。

太子妃生下了女儿文怡,帝后都知道她不会有孩子了。

生一个死一个是小事,刚被立为皇储接着就夭折,谁也扛不住。

再说,“不利子嗣”不仅仅有可能早夭,也有可能是这样那样的缺陷。如果真生出个晋惠帝那样的,那就是误国误民了。

半年后,嘉禾去世。

皇帝深为痛心,追封为隆庆公主,辍朝三日,以亲王之礼安葬。

皇帝在宫里静坐了一夜,多了许多白头发,连嗓子也变得嘶哑:“是我害了女儿。”

朝野上下一时议论纷纷。

好在毕竟是皇帝,丧女之痛终究在繁冗的国事中逐渐淡去。

但玉华知道,同样难过的还有太子:如果翊钧早夭还好,马上可以将翊铮立为皇储;或者王氏去世,也可以扶持张氏上位,让翊铮成为嫡长子。

但是王氏和翊钧都好好的,却并不知道翊钧身上埋着什么隐疾,他也不可能下手,狠不下心不说,还可能授人以柄。

不是无情,只是江山为重。

她只能安慰儿子:“不要想那么多。翊钧没事最好,如果有事,就更不用担心了。”

太子闭上眼睛点头。

偏偏这时候坊间有关八王之乱的戏剧频频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