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169)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现在你们要认清,天意在我这里。

景帝很快听到了太上皇的话,气得咬牙切齿,那一刻,他甚至想,实在不行,先立庶子,以后有了嫡子,再换就是了。

于谦等人都低下了头。

然而,不管是太上皇,还是景帝,都忘了一个词:事在人为。

景帝闷闷不乐的回宫倒头就睡,明天是常朝,得早起。

常朝虽然三天一次,但规模相当大,勋贵和中央所有官员、以及来京述职的外省官员都必须上朝。史料记载,成化二十三年,一次失朝的官员就达到1118人,那么总人数是多少可以想见;洪武初年给赐朝臣公服、朝服,受赐者就达2813人,这些人是朝参官。

每到这些日子,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从长安左门进城,还要等,听见楼上敲第三通鼓,也就是凌晨3点左右,官军旗校进入摆列仪仗;凌晨8点左右鸣钟,宫门开启,文武官员从左右掖门进午门,在金水桥南按照品级站好队伍,等待鸣鞭,按次序过桥,直到奉天门丹陛前。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两队相对而立,站在御道两旁,等待皇帝到来。

御座在奉天殿廊内正中,称为金台。乐起,皇帝御门安坐,鸣鞭,鸿胪寺唱入班,左右两班走进御道,行一拜三叩头礼节,之后便进入奏事环节。奏事时,预先咳嗽一声,从班末行至御前,跪奏,大声的朗读奏章;如果官员要承旨,回答阿声音要拉长。

这一天也不例外,群臣早早到达午门外,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互相商量着今天要说哪些事情。

只是没想到,三通鼓刚过,大家各自到自己的位子上排好班,天上居然打雷了。

看来是要准备下雨了,本来从去年入秋以后,整个北方地区就严重干旱,北京地区更是连续不降雨,大家都等得有点着急,因此看到天上打雷,反而有点高兴;只是雷声由远及近,越来越大,闪电越来越亮,而且一道道的,都劈在东宫方向。

大家还是没有在意,打雷下雨多正常,太正常了;何况就是被雷劈,一般也是奉天殿、午门之类的高大建筑物,东宫那边,历史上还没有过被雷击起火的记载。

雷声一直没有停,反而越来越大,越来越密集,噼里啪啦的,砸在重华宫的殿宇上。很快,一道火光闪过,接着火势就蔓延起来了。

东宫和午门毕竟还隔着段距离,等群臣看到火势,那边已经浓烟滚滚,火势铺天盖地了;尤其此刻又刮起了大风,夹杂着暴雨。

到底怎么回事?

群臣相顾失色。

看着雷电还在不断劈向烈焰中的重华宫,王文说了句:这就是天意?

大家的脸色都变了。

这话其实也不算错,毕竟当年三大殿火灾,都是归咎皇帝想要迁都,老天爷不答应的;那么现在,重华宫被雷劈,又该怪谁?

大家免不了想起昨天太上皇的话:一切都是天意。

所以重华宫被雷劈、被火烧,也是天意?

当然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于谦马上下令,迅速禀告皇帝,并准备救火。

火是要救的,至于能不能救出太上皇,那就听天由命吧。

不用大臣禀告,景帝已经知道了,毕竟宫里的人也不是瞎子。

本来他还在睡梦里,听到雷声,也没放在心上,翻了个身子,又睡;结果没过一会儿,贴身太监王勤就匆忙跑来禀告:东宫方向起火了!

景帝呆了,翻身就起,跑到殿外廊下一看,果然,东宫方向火势冲天,而且还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尤其此刻,雷电噼里啪啦的全砸在那里。

王勤小心翼翼的,听下面的人说,好像火是起在重华宫的,是因为雷击起火的。请问,是不是要救火?

景帝脱口而出,快,马上救火!

王勤赶紧让人去传旨了,景帝突然又说了个慢!

他突然想起来,重华宫,可是他哥的寝宫!

现在因为雷击起火,是老天爷也对他哥不满意了吗?

那么,救还是不救?

守夜的太监匆忙过来禀告:于谦等大臣在宫门外候旨,请求救火。

景帝毕竟已经当了一年多的皇帝,马上回过神来:东宫那么大一块地方,就算起火,他哥肯定也很快转移了;如果不去救火,以后可就不好说了。——而且,经历了这次事件,他哥还有那些死硬分子,应该认清形势了。

于是下旨:马上救火!

他甚至匆忙起驾,前往东宫,并传令百官,前往东宫救火。

东宫此刻正处于一种极度的混乱之中。

昨天太上皇出席了侄女的洗三,因为高兴,回宫又多喝了几杯,这才就寝,哪知道三更时分,就打起雷来,而且似乎都砸在头顶上。太上皇就算酒醉,也被惊醒了;不过他也没放在心上,翻过身接着睡,但这雷声惊天动地的,持续不断,实在没法入睡,只得勉强闭上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