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20)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发册的礼仪和纳征其实差不多,不过这次正副使节带来的除了礼物,还有全套王妃凤轿仪仗。册封王妃的金册还放置在采舆里。浩浩荡荡的从宫里出来,很是引人注目。京城的老百姓见惯了世面,但帝王的婚礼并不常见。宣德皇帝膝下子嗣单薄,上一次盛大的已经是三年前,那是更加隆重的皇帝大婚;下一次估计最早也要十六年后,毕竟现在太子还没有出生,连公主都还没有。

和上次一样,汪家先在大门外朝南搭设幕次;在正厅摆设香案。

使者到,引礼官引正副使至幕次。礼官先到中堂见主婚汪泉。

然后汪泉出迎,引礼引正使持节、副使捧册入,汪泉跟着,到正厅。正副使朝南站立于香案东。引礼引汪泉四拜平身,退立到西南;引礼引接册内官到前面,赞礼赞举册,副使把册书交给内官,内官跪着接过。赞礼赞请到中堂行礼。内使二人引捧册内官入中堂。正副使仍站在原处。等内官出来,这才告辞。当然和上次一样,饭是要吃的,礼也是要送的。当天汪家在中堂陈设香案,香案南设册案,王妃拜位在册案南。

汪舜华穿着翟衣,等内官捧册进来放到案上。宫里派来的赞礼女官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在拜位前相向而立;宣册女官、展册女官就立于东。引礼女官二人,分左右引她出房,到册案前拜位;女使、执事官立于西。

四拜起身,宣册女官称有制。接着又跪,听女官宣完册,放进盝里,交给她;汪舜华接过,又在女官引导下交给执事官,放置于案上。这才起来,还要四拜。礼毕,内官出去告诉正副使行礼毕。

里头的执事官撤香案、册案。设王妃座。引礼官请汪舜华升座。家里老老小小的女眷和前来道贺的内眷才来行礼,四拜过后,礼毕。汪舜华才能起身。

终于按照规定要求规规矩矩做好了,听见外头熙熙攘攘离去的声音,汪舜华长长地吐了口气,转头看着院子里这些东西,饶是见惯了电视剧和后代煤老板嫁女的豪奢,还是禁不住有一刻晃花了眼睛:难怪都想当皇帝,看看这气派!这还是亲王呢!这还是以节俭出名的朱明王朝呢!

如今自己居然成了剥削阶层的一员,真是……五味杂陈。

正式完婚前,宫内派了一员内官前来送了催妆礼物,其实很简单,北羊二只、酒二十瓶、果二合,不过包装很精美,羊酒用红绿绢销金盖包裹,果盘里还摆着四支花。

结婚前三天,汪家按照当时风俗前去王府铺房。其实就是将房奩床帐等物送到新房。当时还用鼓乐迎引,从午门东角门进府,鼓乐就只有在门西停下来。汪家老太太秦氏、后妈宁氏和舅妈进去陈设。

回来兴高采烈地说王府何其巍峨壮观,何其富贵堂皇,半是羡慕半是警告的说,你是有福气的,别东想西想。

正日子到了。宫里宫外都很忙,包括英宗皇帝甚至孙太后、吴太妃。

当天,郕王衮冕到孙太后宫里觐见。他从东门进入,先四拜起身,从执事官那里接过酒爵,一饮而尽,交给执事官,执事官跪着接受,然后退下。接过玉圭,听她吩咐:往迎尔相,用成厥家。勉率以敬,為国之光。又跪下四拜。

又到生母吴太妃宫里觐见,也是一样的流程,听她吩咐:往迎尔相。承厥家事。勉率以敬。无忝戒命。

出来去觐见帝后。英宗皮弁服,钱皇后燕居服升座。行五拜三叩头礼毕,恭听皇帝戒命,跪下表态臣谨受命。起来,又四拜,起身。

又到皇后面前恭听训教,也是一样的礼节。这一通结束出来,脱下衮冕,换上皮弁服,行亲迎礼。

当天,汪舜华更是不能轻松。汪家早就在祠堂陈设祭物。她穿着英宗皇帝发的燕居冠服。汪泉和宁氏带着她到祖宗前奠酒,读祝。那些灵主她都不认识,只是通过生母周氏的灵位前时,心似乎被撞击了一下。那个没有任何记忆的女人,应该是原主心中唯一的一点慰藉和温情吧。

不过鼓乐吵吵闹闹,汪泉夫妇又在催促,她还真不至于失态,只是按照流程跟着行礼。执事官提供了酒馔,她草草的吃了两口;参加工作这么些年,酒量说不上好,但也不差,也就应付了。

汪泉夫妇到正堂坐下。女执事引她到父母前,各四拜。汪泉说了几句,宁氏也跟着说了几句,无非是这是汪家的荣光,要好好珍惜;好好侍奉郕王,好好照顾自己,早点生下世子之类的话。汪舜华面无表情的听完,辞别诸尊长,回房换上翟衣等着。

过了一会儿,外头鼓乐齐鸣,声音雷动,就知道她的丈夫、现在的郕王、未来的景泰皇帝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