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200)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皇后宫里摆放的自然都是顶尖的器物,景德镇的瓷器,前朝的宣德炉,还有刚呈上来的铜胎掐丝珐琅——这东西在后代有个极为响亮的名字:景泰蓝,当然这最早是出自清朝清宫造办处档案。

汪舜华的审美其实不怎么样,仕女画看不出好,宣德炉也不如汉朝的博山炉,景泰蓝的风格其实也不是她的菜,但这东西能够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淘洗还能妇孺皆知,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景泰蓝造型典雅雄浑、纹样繁富绮丽、色彩清丽庄重,给人以圆润坚实、细腻工整、金碧辉煌、繁花似锦的感受,自然拥有它的粉丝;何况这是皇家御用的东西,肯定有不少富商巨贾、文人墨客感兴趣。

于是汪舜华就跟景帝说了。景帝一听成立专门工厂制作掐丝珐琅,向民间贩卖,当即拒绝——这东西是皇家专用的,怎么能够流入民间呢?

他的语气很是急切,你以为这东西只是小物件吗?这是朕和工匠们反复研究烧造,这才创制出来的。

汪舜华当然知道,宣胖子不仅是蟋蟀天子,在艺术上也有相当高的造诣。他喜欢玩赏香炉,于是下旨从暹逻国进口一批红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他要求,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必须自典籍及名窑中,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再呈给其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其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

吕震奏告,欲制造出好香炉,铜需精炼六遍。炼一遍,少一些,六遍下来,原料只会剩下一半。

宣宗当即下旨精炼的次数不仅不减,还要翻番(炼十二次),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于是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

经过努力,宣德三年,极品铜香炉终于制作成功。

这批红铜共铸造出3000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宣宗见这批香炉均大气异常,宝光四射,大为惊喜。将其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也有一小部分赏赐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香火旺盛的庙宇。

宣德炉是工艺品中的珍品。它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自然仿冒的也就不少。就在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权威专家也无法辨别。

因为从小养在宫外,景帝能见到父亲的机会很少,孺慕之情更盛。对于有关父亲的一切,都很想一探究竟;尤其父亲去世,他独自住到王府,除了读书练字,莳花弄草,其他的能做的也不多,于是悉心研究金属铸炼。当然那时候他只是喜好,没有实力来做这些。等他做了皇帝,北京保卫战结束,国家暂时恢复安定,终于有心力来做这些他感兴趣的事情。他认为父亲已到达绝顶,没有能力再求突破,就在颜色方面另别辟蹊径,以图出奇制胜。于是召集工匠研制,经过前后几年的探索,终于有了新的突破。

汪舜华按住想要暴走的景帝:从前多少皇家御用之物,一旦改朝换代,还不是流入民间,甚至到了不识货的人眼里,黄金还不如铜——国子监那十面石鼓,乃石刻之祖,是当之无愧的镇国之宝。可是它们的命运如何?先是被弃之荒野,甚至被屠夫削去一半,作为磨刀石;后来靖康之变被金人所得,但他们只是剔去了石鼓上填注的黄金,便将它们丢弃荒野。赶上国破家亡,有多少稀世珍宝命运又和石鼓一样命运跌宕起伏,甚至还不如石鼓——那石头禁得住火烧,禁得住砸损,禁得住风吹日晒。

那一刻,她真的想到了明末清初的浩劫,想到了圆明园,想到了卢沟桥,想到了国宝南迁。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太平盛世,皇家的东西,即便是黄铜,胜过黄金;而赶上了乱世,即便是黄金,恐怕还不如铜。既然如此,圣上何必介意许多?

景帝坐在案前,想了很久,才说,此事容朕和众卿商议后再定。

次日,景帝果然召集重臣商量这件事。群臣讨论了半天,觉得似乎不大好——就算抛开皇家御用之物拿出来卖,丢了天家的颜面这种说法;这东西制作相当复杂,造价成本也很高,确实容易滋长攀比享乐的风气。

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瓷器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