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204)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景帝正在坤宁宫休息,本来他觉得没什么事,汪舜华看到满身风尘的回宫,知道他竟冒雪去伐竹,又是心疼,又是欣慰,心说小说影视剧也不敢这么写。——其实是她看的历史剧少了,电视剧还真的拍过,历史上也确实有这么回事。当时景帝的儿子见济已经夭折,膝下没有儿子,因此也不存在讨好于谦换取他支持废储的嫌疑,而真的就是心疼这位国家重臣。

汪舜华赶紧吩咐了小厨房煎药,让他服下,心里却想着可惜没有感冒颗粒藿香正气水之类的东西,尤其藿香,可是包治百病,省时省力又方便,也不知道太医有没有这个本事;景帝还说要批阅奏疏,汪舜华却怎么都不依了。

当时听王勤说靖安伯身边没有服侍的人,汪舜华很是揪心。王勤解释,于冕已经娶妻张氏,因此靖安伯府收拾的也算紧紧有条;只是她有两个幼女需要照顾,偏靖安伯生性孤僻,又不喜女色,因此没有得力的人。

汪舜华听了,跟景帝说,上次本来想赏两个宫女,靖安伯没有依;要不从内宦里选几个年轻伶俐的,升一级俸禄,前去服侍靖安伯。

景帝点头,吩咐王勤去办;王勤马上推荐了四个十几岁的青年宦官,景帝点头,吩咐了一番,汪舜华又叮嘱了几句,适逢太医院送药来,这才让王勤送到于府。

这个常朝,景帝下旨免了,虽然说因为大风雪免朝是常有的事,但是内官提前一天前来宣布,而且免了御前奏对,多少有点奇怪。

京城是没有任何秘密的,不到半天,整个京城都知道,皇帝是冒着风雪,亲自上山给靖安伯伐竹取沥,受了风寒,这才卧病在床。

早就有不服气地说,皇帝对靖安伯,也宠用过重了吧。

也有的说,今日朝廷特赐靖安伯珍馐、御馔、竹沥、内宦,好似唐太宗剪须赐茂公徐世积之故事也。只恐日后辜思。

当然,更多的人是称颂皇帝爱才,靖安伯得遇明主,君明臣贤,中兴有望。

事情闹得这样大,自然宫里都惊动了;吴太后匆忙前来不说,连在南宫的太上皇也前来探病,看景帝病恹恹的,难免生出点想法,当然面上还是一团和气,说了些你是皇帝,要保重自己,这种事情,让下面人做就好了。

景帝又把于谦夸了一顿,说不要钱财,不贪官爵,不问家计,不顾私怨,日夜与国家公忧出力谋画者,此人何处得来?我得靖安伯,乃托天之幸。只要他没事,我做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太上皇默默无言。

年底事情多,送走了太上皇,景帝还得办公;当然,先把汪舜华拖过来法办了,出了一身汗,这才心满意足的去批阅奏疏。

于谦用了药,果然痊好,即日入朝谢恩。北京天冷。如果一直在外面,大臣冻成狗,皇帝也要冻成汪,因此一到冬天,官员行礼完,就摆驾右顺门的便殿,百官有事入奏,无事就去办公;有时遇到大风雪直接免了,皇帝也是人,互相理解。

这天也不例外,景帝在便殿召见重臣,商议军国要事。于谦入见,伏地拜谢:臣有何能,感蒙陛下圣恩,垂念腐朽,遣使慰谕,遣医疗治臣疾。复蒙陛下躬亲伐竹烧沥,齎来和药。又蒙圣恩撤赐御前珍馔,天恩浩大。区区犬马,万死难报。

景帝赶紧扶他起来:朕为国家,故惜卿尔。复以嘉言慰谕。于谦这才叩谢。

景帝转过脸去,吩咐王勤,以后于先生所食之物,皆让御院尚食监齎来。

于谦还要推辞,景帝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拉着他商量起军务来。

从此以后,于家虽酱醋小菜果品,一应杂色之物,皆是御监中出来供给。这也是古今罕有的宠遇。

不管是于谦,还是群臣,都认为景帝很快会商量废太子的事,然而没有;不过大家心里有数,低着头,接着干活去了。

年底前,后宫传旨,册封了几个新人,都只是选侍而已的;太上皇那边也册封了几个,人数就少得多了,想来还是唐贵妃专宠的缘故。

景帝毕竟是皇帝,汪皇后不是不好,总归有不方便的时候;虽然三五天的不算长,但还是要考虑绵延子嗣,因此,他也就没有拒绝。他对杭贵妃和孙充妃没什么兴趣,但刚进宫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多的是。不过汪舜华劝过他,女孩子太小,自己都还没有长成,恐怕不利于生养,景帝也就任由她安排了。这几个女人,年龄都是十八九岁,家里没什么人,现在废除了殉葬,愿意服侍皇帝;都是层层选拔上来的,自然相貌没有说的。

只是景帝对她们没有多少兴趣,睡过了,就放到一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