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207)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只是牡丹还好,月季不受重视,名字也不好听,胜红瘦客什么的,一点也不高端大气上档次;那么就请文人雅士取个好听的名字,顺便写几首诗,立马就水涨船高了。以后国月垄断市场,不用担心墙里开花墙外香;当然,这样的风流雅事,传出去是一段佳话,也有利于树立景帝的形象。——这也是康雍乾几位皇帝积极学习汉文化、接触读书人的原因,礼贤下士拉好感,虽然背地里黑手也没少下。

景帝知道汪舜华的意思,自然答应得很爽快。

当天事先声明:用了谁取的名字,除了赏赐金帛,还赏赐一盆花。

毕竟是帝国的精英,用不了多少时候,大家就为这些花卉取好了名字,写在木牌上插到地里,标明名字、命名人,大家更高兴了——以后这东西流传开了,自己也就跟着出名,多好!因此写诗的时候就很卖力了,回头吩咐翰林院学士商辂撰文述其事,连同诗文汇为一编,赐名《西苑赏花集》。

景帝本来想让汪舜华作诗,汪舜华赶紧推辞——在座的都是帝国精英,可不敢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下半句没说,真的不会啊。

只是这样的聚会,太子太保兼兵部尚书仪铭参加不了了,他在去年七月十六日去世。仪铭自从正统五年升郕府左长司,一直兢兢业业。有承奉不把郕王放在眼里,他就上表弹劾,打了那个不长眼的家伙一顿。景泰初,以潜邸旧恩,升礼部左侍郎;明年,升南京礼部尚书。景泰三年召还,升太子太保兼兵部尚书,仍兼掌詹事府。他去世以后,景帝甚为痛惜,遣官谕祭,赙钞万緍,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忠襄,命有司治葬事,录其长子仪海为锦衣卫百户,次子仪泰为礼科给事中。仪铭才学并不出众,但循道负气,遇事侃侃不屈,雅志俭朴,仕官三十年,惟守旧庐。

仪铭去了,他的老同事杨翥则比他先走一年,享年八十五岁。郕王即帝位,拜礼部右侍郎,景泰三年进礼部尚书,给禄致仕;第二年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去世。

景帝念旧,杨翥致仕之后还升他的官,并经常召他进宫商量国家大事,赏赐甚厚。他端厚和裕,笃行绝俗,当时人称缙绅厚德之最,文章平实温和类其为人,能得善终,也算善有善报。

他去世后,景帝很是追念,召其子杨珒入觐,授本邑主簿。

汪舜华听说过他的故事,很是感叹:没想到天下竟有这样的厚道人,真是圣父啊,纯褒义的那种。

第88章 三子见润

赏花会毫无疑问是文官们的主场,勋臣好不容易出来两个压轴的,一看,是于谦、罗亨信。

又是进士出身的!

勋贵们怏怏的,真的是走错了片场,欺负文盲啊!

好在意外还是有的。

站在后面的一个低级武官写了一首非常漂亮的诗,景帝非常惊喜,大赞:没想到军中竟有这样的俊才!真是不减辛稼轩的风采。

汪舜华瞧了,心说肯定不能和辛弃疾比,但比起一众武将,绝对是秒杀级别的存在;甚至放到文官里,也相当能看。

没想到军中有这样的人物,真是文武双全啊。

那人出来拜见,于谦认得他,奏道:圣上,这是指挥佥事汤胤勣。

景帝哦了一声,脸上带着笑,我记得,你跟我提到过他。

于谦称是。汤胤勣字公让,是开国重臣汤和的曾孙,为诸生,工诗,负才使气。巡抚尚书周忱使作启事,即席具数万言。周忱把他推荐给朝廷。于谦听说这件事,召他询问古今将略及兵事,胤勣应对如响。于谦很是满意,向景帝推荐;景帝正愁无人可用,即授锦衣千户,偕中书舍人赵荣通问太上皇于沙漠,脱脱不花问中朝事,慷慨酬答不少屈。

景帝虽然对这件事不满意,但面子上的工作要做,加上于谦和胡濙的推荐,授指挥佥事。

景帝很高兴,当年听于先生说过,你见到脱脱不花,慷慨酬答,保全了天朝的颜面,很好。真正是将门虎子啊。

胡濙在旁边笑道:圣上不知,他可是如今有名的十才子之一呢。

景帝哦了一声,十才子?哪十个才子?

胡濙奏道:刘溥、汤胤绩、苏平、苏正、沈愚、王淮、晏铎、邹亮、蒋忠、王贞庆。

景帝和汪舜华都没听过,胡濙解释,这十个人都不是高官显爵,所以圣上没有听过,这不过是外头有这么个说法。

刘溥是个太医,字原博,号草窗,长洲人。八岁赋《沟水诗》:门前一沟水,日夜向东流。借问归何处?沧溟是住头。长侍祖父游两京,研究经史兼通天文、历数。宣德时,以文学征。有言溥善医者,授惠民局副使,调太医院吏目。耻以医自名,日吟咏为事。其诗初学西昆派,后更奇纵。刘溥与汤胤绩友善,胤绩大称服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