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262)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与此同时,原先负责庆典及迎接贵宾演奏乐曲事务、同时作为官方妓院的教坊司被撤销,另设乐府,依旧隶属礼部,其实也就是换了个名目。

当然职能还是增加了。乐府除了负责宫廷中和韶乐事务,还要采集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与此同时,戏曲的演出管理也归这个部门。

文武大臣三呼万岁,其实风声从去年底传出来,已经透露了很久,自然当天就收到了不少贺表;宫外更是热闹,无数百姓跑到长安门外伏地拜谢——主要是汪太后在民间的风评确实不错,何况这也确实是大好事,尤其乐户真情实感,演技又好,他们哭的昏天黑地,带动周围知情的不知情的一起哭。

汪舜华登上五凤楼向大家挥手,派太监传谕说:“朝廷将加紧研究,争取早日完成取消贱籍工作,让大家有出路、有着落。”

这回大家是真的被感动了,叩谢不止、哭声震天,鞭炮声、锣鼓声响彻云霄,如果不是宵禁,肯定会闹一晚上。

光有希望是不行的,否则希望多了就成了失望,进而累积成怨恨。

必须要让人树立对朝廷、尤其是对她的信任。

立木为信。只有朝廷有了威信,各项改革才有了强有力的推动;否则政令不通,她也不过孤家寡人。

信任,是比黄金都珍贵的东西。

接下来一件事就很挠头了:干部年轻化的问题。

现在官员确切的说中央官员老龄化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汪舜华对自己工作狂的属性有相当明确的认知,也知道未来官员们将要承受这样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因此,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不用她提,胡濙等已经三番四次上书,要求退休,颐养天年。其中有真有假,有虚有实,但只要是他自己提的,汪舜华批准了,那谁也说不了什么。

但汪舜华想的不只是如此,还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一是其他官员的想法,她刚临朝,就调整了一大批官员,人家会怎么想?毕竟三年不改其政的规矩摆在那里;其次人才培养的问题。后代有党校、干部行政学院,现在只有翰林院,只负责编修国史和给皇帝上课,而不给普通管员上课;同时中央官员和地方官员交流的力度不够,尤其是翰林院等部门的官员,一辈子都在北京供职,不了解民间疾苦,偏偏他们是阁臣的预备役。这些老臣,历事几朝,经验丰富,如果让他们来给年轻官员上课,绝对是互利共赢;如果以后优秀的地方官员入京,能够来给这些衙门里的官员上课,相信他们也别有感触,地方官责任感和荣誉感也会提升很多,干事创业也就更有激情了;当然,翰林等部门的官员理论功底深厚,文字功夫扎实,也可以让他们去上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嘛;督察院也可以去进行廉政教育;同时,也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余热,备天子顾问。

汪舜华把这个意思和内阁、六部和督察院商量,大家都觉得有点意外,而且觉得似乎没有必要,但是汪舜华坚持:这个时代,最宝贵的就是人才,朝廷要聚天下英才而育之、而用之,但是人才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我们现在就是要尽可能的缩短他们成长成才的周期,帮助他们少走弯路、不走错路。

她甚至列出了各个部门可以上课程:吏部官员讲一下为官要求,户部讲一下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礼部讲官场的规矩,兵部去讲外部形势,刑部断狱之类的能说的更多,工部进行水利方面的专业技术培养;此外,督察院、翰林院、太常寺等部门也不能闲着。

明年是乡试之年,后年出了孝,就要准备会试,一大批新人要上岗,现在把人才、教材各方面准备好,到时候就很容易上手,有利于政令畅通。此外,军队的青年将领也可以到北京来学习,通过经验丰富的老将传帮带,迅速了解战场。

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于谦就认为这个提议很好,通过传帮带,让新人迅速适应角色;大家也表示支持,反正也不碍着自己,更何况,这明显是一个养老机构,老人们走了,新人就好冒头;老人也觉得,自己临了去这么个地方教授学生,那是大好事,没看到科举考试中座师和门生的关系吗?这样的集体教学,更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了;何况面子上也很好看。

既然都同意了,那就商量吧。

首先是名字,这难不住礼部和翰林院的才子们。

汉、隋、唐诸朝,有天禄阁、文德殿、文林馆、麟趾殿、观文殿等图书典藏机构,唐朝又改丽正殿为集贤书院,兼有修撰、侍读的功能;宋朝创立史馆、昭文馆、集贤书院,合称三馆,赐名崇文院。元代仍有集贤院,秩从二品,但已不再是宫廷文人的活动中心。只是明朝有了翰林院,也就没有设集贤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