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271)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汪舜华真切的感受到了人才断代的痛苦,交代于谦:“在勋贵子弟中选择年轻英俊的,同时命各卫所举荐年轻有为的人员送到北京,先到团营操练三个月,然后送集贤院,让陈懋和王骥传帮带!优秀的直接送边镇锻炼!战场才是最好的老师,指望宅在军营里就能成军神,做梦!”

于谦皱了皱眉头,建议恢复武举、设立武学,毕竟集贤院其实只是岗前培训,而将领的培养则是长期的,本来放在一起没什么,只是武将要射箭骑马打炮什么的,万一走火,不是闹着玩的。

武举其实不是个新鲜名词,最初是由武则天创立的,明朝开国也创立了武举,但制度一直没有确定下来。

由于现在军事职位多半由世荫承袭,虽然其中佼佼者不少,但是酒囊饭袋更多;再这样下去,军队的战斗力很难得到保障。

因此,于谦建议:“正式确立武举制度,设乡、会、殿试,从军队、民间以及勋贵子弟中选择可堪造就者;同时,在北京创办一所武学,挑选一些有志从军的青年进行培养,从军队挑选一些实战经验丰富的将士前来讲课,尽快让大家了解和熟悉战场。”

这是个很好的建议,赞成者有之,反对的声音也很大。勋贵们不是很热心,原因很简单,现在高级武职基本被勋贵垄断,一旦新人进来,势必降低大家的话语权,文臣也很反对,没看到过藩镇割据的局面吗?这样抬举武将,会导致文臣地位下降,国将不国!

然后勋贵就怒了:合着就该重文轻武是吧?你们嘴皮子利索,怎么不上阵去!我们祖先辛辛苦苦跟着太祖太宗打下的江山,你们倒好,仗着会读书就瞧不起我们!

然后吵成一团。

第116章 军事改革(上)

直到汪舜华拍了桌子:“主辱臣死!当年土木之变、皇帝被俘,还被人剃了光头,这是靖康以来没有的奇耻大辱。这个耻字,刻在每个人的脑门上,随时提醒我们,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上回是皇帝被人剃发易服,如果再不知耻而后勇,练兵备战,下一回就是全国人民都要剃发易服了!我还是那句话,易姓改号,舆图换稿,不过亡国;剃发易服,人心沦丧,则是亡天下。果若如此,我等有何颜面面对祖宗!只有崇文尚武,才能保家卫国!”

一锤定音。

其实于谦此前就想提这件事,只是国事太多,实在分不开身;年初汪舜华提出要加强队伍建设,他也就仔细琢磨,并和同事反复商量,现在就把方案拿出来。之前的武举,先考谋略,再考武艺,如果笔试不及格,便不能参加武试。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考四书,后来改为默写武经。想法很好,但是来参加武举的基本是大老粗,如果都能运笔如飞了,早就去考文进士了,那么就要改。

初场试武艺,内容包括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击刺等法;二场试营阵、地雷、火药、战车等项;三场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言之。三场都好的,给与武进士身份;但是某一场极为突出的,也可以赐同进士出身。总之,要尽可能多的挑选人才,而不是说不合格的都要扔掉。

这个建议实在不错,汪舜华和重臣反复讨论,觉得可行;当然反对声音很大,汪舜华知道,这里头有个心照不宣的秘密——这种武举,其实是文官掌控的。因为其中真正决定中榜的是策论环节,也就是要考上,必须熟悉兵法战策,这就要求考生有相当的文化修养;尤其考评权主要由兵部文官来执行。这样一来,武将选拔权其实也放在文官手里。考取功名的武将,自然而然成了文官的门生。这也就是后来文官一家独大的重要原因。

了解了这一点,汪舜华也就很不客气——头两场是硬的,让勋贵和兵部带着督察院去主持就行;第三场按照科举的惯例,由皇帝亲自主持,选中的就是天子门生。

于是进行了完善,首先时间要确定,会试的下半年举行武乡试,次年上半年举行武会试、殿试;然后就是考试科目,就按照于谦的方案来;最后是参加人员,允许军队士兵和民间有志青年报名,军队由各指挥所负责,民间由各都指挥使负责;考中以后,参考文进士,同样分三甲,分别给与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身份。

方案定下来后,于谦火速草拟好了,然后正式行文全国;接下来就该说武学的事。武学其实也不是新鲜事,最早是王安石创造的,用《武学七书》作为主要教材,但不久便废了;明朝也曾经有过武学,但并无定制,迅速被废。现在正式提出来,不仅希望从军但没有通过武举的有志青年可以来,而且军队里年轻聪明踏实的将士也可以来进修,作为皇帝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