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275)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汪舜华放下笔,藩王是一个大问题,宜早不宜迟,但是必须稳中求进,否则,再闹出个奉天靖难,不是开玩笑的。

于是敕令宗人府会同礼部,统计各王府人口,凡薨逝袭封及男女新生亡故等项,逐一明白开写登记;包括还没有请到名的。

这是大好事,自从去年景帝去世,一批宗室请名、求封,全部留中不发,不知道什么意思;宁阳侯交代下去,自动忽略了里头要求备注嫡出庶出年龄等项,怎么统不是统,多一行字的事情。

西宁侯宋诚去世,没有儿子,兵部恳求让他的弟弟宋让袭爵,这个没办法让人守孝三年,于是让他先去团营历练半年,然后袭爵,理由也是正大光明的:宋诚镇守甘肃,要不时和敌军交手,你必须先熟悉情况。

没几天接到太平伯张軏的讣告。他在历史上以嚣张出名,历史上于谦、王文、范广之死,都有他在背后出力。纳贿乱政,亚于石亨。

当然,参加夺门之变帮皇帝抢皇位和参与平定叛乱的功劳肯定不能相比。因此,张軏虽然封伯,也不能怎么样,毕竟景帝夫妇最信任的,首先是于谦,然后才轮到别人。

但是张軏积习难改。他生性奢侈靡费,侍妾数十人,都擅长音乐,每次有客到访留宿,都命妾劝酒;性格凶暴骄横,纳赂卖功,甚至恳求王振的宅邸。

景帝比较照顾他,汪舜华是不怎么理会他的,当天什么人参加,功劳记得清清楚楚,哪能过一阵说这个参加那个参加?

更别说王振的宅子,隐帝活着的时候不能修,他死了可没那么多顾忌。

汪舜华想到后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下令把智化寺改成旌忠祠,奉安在土木之变和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重臣神位;同时,在铸造王振及其党羽跪像的时候,做几组浮雕,全面展现从土木之变到北京保卫战之间重大历史时刻;当然,还要树立以景帝为首的抗击外来入侵的英雄群像,包括于谦、郭登、杨洪、罗亨信、范广,此外,还有金英和兴安;至于石亨,到时候再和群臣商量吧。

第119章 铁腕反腐(下)

二月里,汪舜华发布了八项禁令,其实谁都没往心里去,都觉得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因此,坚持了几天,很快就有人旧病复发,被言官和锦衣卫揪住了小辫子,被停职反省甚至免职。二月底,锦衣卫和东厂带着言官分道突击检查京城有名的几个烟花场所,当场揪出一群官员和生员包括太学生,还有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刘敬。

没什么说的,官员全部免职,并追查有无经济问题;生员革了功名,刘敬等武官发海南。

级别都不算高,毕竟现在官员老龄化严重,高级官员年龄不小,而且很忙,没时间乱搞。

接着被炮轰的是户部右侍郎陈汝言,就是被明英宗感叹:“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的那位。

这回陈汝言没有这样的际遇。他和石亨是死党,石亨拉他参加夺门之变,他左右权衡,选择向朝廷告密;因此景帝还是提拔他为侍郎。虽然不像在兵部独断专行,敢抢驸马的宅子,但户部本来就是管钱的部门,老鼠进了米缸,自然是尽可能的鲸吞蚕食。很快,大家就发现了问题,汪舜华马上派人查处,她当政后的第一个大老虎就此下马。

陈汝言被砍了脑袋,但大家仍然没有警醒——三品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京城多得是。

直到张軏被言官抓住辫子。他和同僚喝酒,还喊了妓女陪酒,捅到朝廷,汪舜华自然大怒,言官又挖出他受贿和卖官的事情,锦衣卫查证属实,于是免了他在中军的职务,罚俸一年,回家闭门思过。

本来还该严厉一点,但是毕竟是张玉的亲儿子、张辅的亲弟弟,现在张懋还没有长大成人,英国公府需要支撑;万一处置太严,以后永安公主嫁过去,也会受委屈。

只是汪舜华在朝上再次声色俱厉的说上不封顶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心头一凛。

张家和皇室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没想到,汪太后真的能对亲家下狠手。因此,大家行事都小心了一点。

现在张軏去世,汪舜华心里还是有点难过,命赠侯爵,谥勇襄,其子张瑾袭爵。

当然,要树立反面典型,小虾米是不够的,对张家又不好意思下重手,那就还需要有拿得出手的人。

首先撞到枪口上的是常德公主的驸马薛桓。常德公主是宣宗和孙皇后的女儿。可以想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地位尊崇;现在,她爹妈和她哥嫂都死了,汪舜华自然也不会朝她下手。公主不是皇子,威胁不到什么,当吉祥物养起来就行。只是这件事是常德公主自己捅出来的,不处理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