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284)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文华殿后的主敬殿,将来皇帝开经筵的地方,对联出自王翱:

表正万邦,慎厥身修思永;

弘敷五典,无轻民事惟难

为君之道,要具备威仪正气,才能做万国的表率;要谨言慎行,勤勉政事,才能长治久安;治理天下,要仿效先代圣贤的做法,也不要忽视国计民生,要体会到其中的艰难。

当然不仅仅这些,除了前三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等各处都准备了;都彰显了汪舜华临驭万邦、中正仁和的决心;同时寄托了对于皇帝以及后代君主的无限希望。

汪舜华自己凑了一副不是对联的对联挂在本仁殿的墙上,毕竟文华殿主殿很是空旷,可以用来召集百官开大朝会,她自己批阅奏疏或者召见臣工是在本仁殿,集义殿本来想用来午休,想想还是罢了。

这副半对联在后代是说熟了的: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她的字勉强能看,不敢拿出去丢人,只是用这种方式传递一种政治信号而已。

对于火热出炉的殿阁对联,汪舜华很满意,非常满意,果然都是帝国的精英,出手不凡;只是觉得有点眼熟——怎么跟旅游的时候看到的差不多?

这不重要。

第123章 内阁改革

重要的是班子队伍。

首先是内阁人选。现在文华殿大学士之类的,品级其实不高,都是正五品;所以阁臣都挂着各部尚书侍郎乃至三公三孤的虚职,汪舜华对此异常不适应,每次要看一长溜才能看到名字,简直坑爹,那就改,殿阁大学士定为正一品,不再兼任各种职务。

当然三公三孤,三师、三少不一定,这种职位崇高,无定员,无专责,实为虚衔。宣德以后,只是作为加官或赠官,其中三公加公侯伯,三孤加文臣。

现在明确:三公三孤均为正一品,太师少师为赠官,公侯伯加太保少保,文臣加太傅少傅,仅限阁臣,或者任满正二品二十年以上者;三师三少为从一品,二品任满六年以上,可以申请加给。加给之后,均支双俸。

当然,已经授予的就不再免了,都是跟着先帝过来的,算是特殊时候的补偿。

此外,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偏偏关于任用、权力大小、去留,均没有明确规定,又由于首辅与次辅间权力悬殊,并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容易导致阁臣失和。

首先是明确顺序,虽然都是正一品辅臣,但总要有先后,就按华盖殿、谨身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排序,只是要改四殿二阁为三殿三阁,不再保留华盖殿,东阁也不用保留,本来就没这么个地方,何况比其他几个都少了一个字,另设体仁阁、弘义阁大学士。以谨身殿大学士为首辅,总领百官。

不出所料,这项提议遭到了坚决反对,理由是相当充分的:“你忘了太祖皇帝当年废除丞相的初衷了吗?”

汪舜华也很坚持:“你们别忘了,正是太祖皇帝设立的殿阁大学士,如果真要按照祖制,那么就不应该有内阁,或者说内阁学士只能备天子顾问。如今,只是把众所周知的事实确定下来而已。”

争吵了几天,到底是定了下来。品秩是一回事,关键是大家都不想受制于太监。自从王文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后进入内阁,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内阁成为相当于唐朝中书省的存在。虽然没有宰相的权力,但是也差不太远。

但即便如此,阁臣也是很憋屈的,从永乐开始,历代皇帝都寄大政于内阁,但谁也不敢担当违反祖制的罪名,谁也不愿从已经取得彻底胜利的皇权中,又拿出一部分给阁臣分享,所以始终未能成为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而且阁臣权力不稳定,他们的作用取决于票拟被皇帝采用了多少。而且内阁和皇帝之间,又夹着一个司礼监,当皇帝宠信司礼监时,司礼监尽夺内阁权力,如王振、刘瑾、魏忠贤时;否则就是权相出现,如严嵩、张居正时。但即便以严嵩、张居正之显赫,还得讨好司礼监。

汪舜华想要利用太监不假,但更要依靠内阁,否则她独自去承受群臣的炮火,肯定受不了;而太监们只是在内书堂读了几年书,从才学上来说,确实没法和文人的精英相提并论。

所以,她必须抬举内阁。内阁与六部这种职权界限不清,工作上彼此失调,大大影响了行政效率;在客观上,则有利于司礼监的擅权乱政。

这一点,汪舜华在过去实际接触朝政的一年多时间里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她当然也担心内阁独大,毕竟她可以无限度的信任和支持于谦,但并不代表会这样信任别人。但内阁和宰相还是不一样的,属于群辅,不必担心一人独大;而且双数,这就意味着就算有一半人反对,她也会是最后裁判者;如果六个人都一致反对,那么想必六部尚书和地方官员也不会欣然赞同,这时候就该考虑是换自己的方案还是换人了——有内阁这道屏障,总归好施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