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291)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汪舜华于是令邹干等人编书。她上辈子虽然是中文系出身,但是古文水平有限,好歹又跟着景帝念了几年书,有名的几篇到还记得,当然最难忘的其实是《滕王阁序》。当时列了一个单子,当然不够,只是必读的,其他的文章邹干等人去选,选好了把篇目呈上来,定下来了再编书,体例什么的到时候再说。

诗词也是一样,《诗经》是儒家经典不说,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唐诗宋词元曲里有不少揭露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要择优而用。

当然最重要的是编一部连环画——别笑,就是历史故事,让皇帝以史为鉴。汪舜华记得以前看《明事》,张居正就为万历皇帝编过这么一本书,不过现在看不到,那就让现在的大臣来,反正都是历史故事,就算有不一致,道理讲明白就可以了。

因此要求邹干等人:“要选择自尧舜到元末以来历朝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注意一定是取自正史的真实故事,没根据的稗官野史就暂时不要拿出来;语言要明白易晓,最好图文并茂,让皇帝了解历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之举,以及倒行逆施之祸,初步明白该怎么做皇帝。”

邹干等人突然觉得身上的担子好重,本来打算找他过来帮忙一起编写实录的薛瑄等人也闭上了嘴:这任务,可是不比自己轻啊!看来汪太后是真的没有私心。

不过既然是名臣,又担任教育皇帝的重任,邹干等人自然不会怕苦叫累,当即应承了下来,就去准备了。

汪舜华抚摸着于谦等人刚呈上来的《文华大训》定稿,禁不住潸然泪下。

这书在景帝病重时开始编撰,待他临终时才有了初稿,景帝赐名并亲自撰写序言,今年才最终完工,也稍微可以告慰他的在天之灵了。

汪舜华并不知道,《文华大训》其实是宪宗御制,授给孝宗的,不过这不重要。翰林院和詹事府的官员们忙着编书,集贤院的官员们也也忙着编书。胡濙等人本来以为这是个养老的地方,没想到汪太后是真的要办官员培训学校,那也没什么说的,就编书吧。太祖皇帝当年编过一部《大诰》,只是刑法太严,他去世以后就没人当回事了。

胡濙倒是建议太后,把所有的典章制度汇编成一部,让官民百姓学习;不过汪舜华皱着眉头,说现在正在修实录,等这件事情完成之后再说。

这倒是实情,胡濙没有怀疑。

弘义阁大学士李贤上疏:“洪武年间所修《诸司职掌》,过了这么些年制度有很大的变化,难于考据遵行。请令各衙门查照洪武、永乐以来,在京各衙门职能职责以及官员编制的调整情况,逐一明白开报,派遣数员官员,仍然按照旧有格式编纂成书,由经厂刻印,让各衙门遵守施行。”

这是件正事,准了。

按照汪太后的命令,不仅集贤院的几位学士忙起来,督察院和六部也忙着编写自己部门的教学内容。

文官们忙着修书,武学忙着招人,整理装备。兵部年初行文全国,要求选拔年轻将佐;同时要求天下世袭武职,都要前往武学学习,通过考试之后才能袭职。

现在,命宁阳侯陈懋、靖远侯王骥,还有刚退下来的兵部尚书石璞——对,他也是兵部尚书,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不是一句空话,前往武学进行前期准备。

七月初,得到云南方面急报,总兵官右都督沐璘去世。他是沐昂的孙子,字廷章,在镇七年,境内晏然。他刚镇守的时候,因为年轻,都觉得毛孩子不成事,结果号令严明,凛然不可犯;他还擅长诗文绘画,号称儒将。

汪舜华很是伤感,下令追赠太保,谥“武僖”。

只是沐琮年幼,还不能回云南,于是和于谦等人商讨,决定让沐琮的堂兄沐瓒代镇,授右军都督同知,佩镇南将军印。他是沐英的曾孙,沐英第三子沐昂的孙子,今年刚二十岁,六年前袭锦衣卫副千户。

八月初二是世宗的忌辰,汪舜华带着孩子们到仁智殿祭了一回。

日子真快,都一周年了。

周年的祭礼就是小祥,此前疏食水饮,不食菜果;在此之后可以是用菜果。只是汪舜华担心孩子们的健康,没有严格要求他们,只是自己和先帝嫔妃都坚持了而已。

第128章 前尘入土

中秋节前,得到了建庶人朱文圭去世的消息。他两岁入狱,被放出来的时候已经五十七岁了,连牛马都不认识,大喜大悲,大病了一场,没了。

汪舜华很是唏嘘,下令厚葬,同时再次收紧了发条:这就是政治,成王败寇,容不得半点儿戏,所以,一定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否则她和孩子们的下场连建庶人、吴庶人也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