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302)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汪舜华招他近前:“你想说什么?”

程敏政伏在地上,抬起头看着她:“外头的人真的很苦,那里的人是特别的苦。太后,您能给宫女一条出路,能给建文帝的旧臣一条出路,能给他们一条出路吗?”

汪舜华一怔,程信吓坏了,马上出班按着儿子磕头请罪:“太后和重臣商量军国大事,哪有你开口的份儿?还不认罪!”

没想到程敏政竟是个硬骨头,就是直起身仰着头不认罪。

汪舜华挥手:“好了,是我让他说的。实话实说有什么罪,文过饰非才有罪。”

她看着程敏政,第一次对这个神童真正产生了好感。

她不能不去想,当年那起科考案,本身也是众说纷纭,虽然坑了唐寅,但程敏政自己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从某种意义上说,肯用生命证明自己清白的人,有什么理由怀疑他是贪官呢?——更何况,现在毕竟只是十四五岁的少年,又何必用有色眼镜看他呢?

当时问他:“你都看到了什么?”

程敏政看着汪舜华没有生气,眼里似乎还带着鼓励,于是开始说了。他此次跟着父亲到广西,但毕竟年少,这么个宝贝疙瘩,程信自然舍不得让他上战场,于是把他留在郴州;丘浚倒还好,他本来是朝廷命官,又对军务有看法,因此跟着程信走水路过去。

从出北京开始,一路经过北直隶、河南、湖广,沿途看到了各种民生凋敝甚至卖儿鬻女的场景。今年河南、湖广地区其实没有受多大的灾,但是此前几年灾情严重,又遇到叛军四处作乱,因此百姓的生计很是艰难。

程敏政只是翰林院秀才,其实没有调研任务,但是现在朝廷要求翰林院多接触实际,于是当父亲和同事们都走了,他也就走出书斋,在城里到处观察;甚至还去问路上的那些流民,为什么要离开家乡。那些流民自然就告诉他有过什么样的经历。

程敏政不愧是才子,不仅感情丰沛,语言组织也是详略得当。不仅生动的描述了流民悲惨的境遇,还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案例——被朝廷的高赋税、地主的租佃压迫的喘不过气,然后生病没钱等死,偶尔还有强抢民女的、抢占民田的,加上天灾,只有逃荒,走一路要一路,饿死一堆,剩下的也只剩一口气,过程省去一万字。

汪舜华听的有点凄然: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程敏政抹掉眼泪看着她,似乎想找一个答案:“当年孔圣人在《礼运大同篇》里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为什么如今天下不是这个样子的?当年孟夫子对齐宣王说;‘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为什么两千年以来,都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是不是就没有办法改变了?为什么种地的反而没有饭吃,养蚕的反而没有衣服穿?”

程信跪了。

看着这张稚嫩却有点不服输的面孔,汪舜华的眼泪掉了下来,她摸着程敏政的头,挤出一个笑:“好孩子,问得好。你问过你父亲是怎么回事吗?”

程敏政噘着嘴:“父亲说我还小,等长大了就明白了;我问丘哥哥,他只是摇头叹气,不说话。”

他仰起头:“甘罗十二为丞相,我已经十五岁了,不是小孩子了。”

汪舜华笑出声来:“好孩子,说得好,有志不在年高。”

她看了一眼程信:“你起来吧,别吓倒孩子。”

她看着户部尚书张凤:“你跟他解释一下,为什么以民为本,重农抑商,百姓还要为温饱发愁?为什么男耕女织,百姓都填不满家里的几张嘴?”

张凤很为难,但还是尽量用浅显的话语解释:“那是因为如今百姓是靠天吃饭的,一旦有水旱蝗灾,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农民自然就没有吃的。为了活下去,他们就只能逃荒或者卖儿卖女。”

程敏政接着问:“朝廷不是有赈济、也免了赋税吗?”

张凤真的觉得这辈子没这么难堪过,他只能低着头解释:“朝廷免税一般都是半年或者一年以后,赈济也只是杯水车薪,不能让所有人都吃饱肚子。”

程敏政又问:“那不能从别的地方调粮食吗?”

“调了,但是不够。现在北方连年旱灾、江南连年水灾,国家还要对北方用兵、对南方用兵,粮食根本不够;而且,还有很多商人把粮食囤积起来,高价售卖。”

“这些人不能抓起来吗?”

“抓,每年都抓,可是抓不完。如果顺天府不让卖高价,那他就去河间府,顺天府的百姓反而没粮食吃,价格更贵,甚至会饿死人。所以朝廷虽然禁止灾年粮食涨价,但是只要商人不卖的太贵,也不就拿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