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375)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软的硬的都不行,盐商们只好眼睁睁看着一车车的金银财宝被推走,回头取消今年建宅子、建园子、买瘦马的打算。

户部真的沸腾了:这么多年,就没见过这么多钱!

月底,福建等地的查账官陆陆续续回来,也带回了一百多万的银子,加上收上来的秋粮,以及工商税、关税,户部前所未有的实现了二千四百多万的入账,这仅仅是白银!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其他米麦绢帛等也比往年明显增多,而且全部是实打实的硬通货。

国库有了钱,就什么都好说了。九月初,朝廷正式宣布停止宝钞印刷;十月底发工资,提前兑现了承诺。这次甚至连实物都没有发,全部是沉甸甸的银子;更让人感激涕零的是,汪太后知道大家辛苦,参加盐务清理的官员,每人赏了五十两银子,参加算账的太学生们也赏了十两银子;留守在北京的各部官员都很辛苦,各依照品级给赏,一般是三个月工资,借在翰林院抄书的,每人拿了十两银子回去读书,在通政司的抄奏疏和正在田野上拉线搞测量的还要坚持一下,不过赏赐可以先给了。

皇恩浩荡,大家都感激涕零,同时也坚定了跟随太后皇帝才有肉吃的信念。

第169章 求削的王侯(上)

北直隶的土地清理在十二月初顺利收官,毕竟天子脚下,干事麻利,太皇太后的娘家都不例外,其他人就老实点;当然鱼鳞黄册还在连夜编撰,估计还要两三年才能呈上来,但好歹数据出来了:户数达到了20余万,人口近800万,比洪武末年多出了一倍有余,和万历初年的数字差不多,应该是免除贱籍,大量隐形人口被清理出来的原因;田地更是多出了1.8倍!——当然包括了免税田,好歹产粮不是。外省依靠削藩,就收回了将近20万顷土地,占全国土地的近1/20!

汪舜华设想过土地清理的成果,却没有想到成果如此丰硕。因为户部查档,亲王赐田其实不算多。据专家统计,洪熙元年至天顺八年赐六次,计为一千六百八十九顷。

所以汪瑛父子一口气吞下一万六千顷土地,真的是胆大包天!

赐田不多,但亲王用各种手段拽到手里的土地却很不少,现在这些土地必须照章纳税;何况还有很多宗室被夺爵,这些土地就全部没收充公。

机关算尽太聪明,到头来只落得为朝廷作嫁衣裳。

——现在宗室人口基数还不算大,真等到嘉靖万历年间,那才叫要命。万历宠爱福王,赐庄田两万顷,河南一省土地不够,还要从山东、湖广等省划拨;当时河南已经有了八位亲王,占据了全省十分之一的土地,到了明末,更是“中州地半入藩府”;而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土地七成属于蜀王府,二成属于军屯,民田仅占一成而已。

汪舜华听完汇报,看着珠帘之后的群臣:“古人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普天之下,尽是王土的时候,王臣们又将如何安身立命?自今以后,不许宗室勋贵文武官员擅请土地,此为定制。”

群臣称是。

更让汪舜华没想到的是,居然有人主动提出削自己!还不仅是藩王!

削藩已经成定局,大家都看懂了。求情也好、硬抗也罢,都不是事,世上总是要拳头说话的。经历了靖难之役,藩王一直是历朝皇帝的心病。建文帝削藩,太宗皇帝也削。洪武年间藩王能够节制军马、干涉朝政,现在不行了,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说白了就是把爪牙全砍了,当猪一样的养起来。否则,这次的削藩不可能这样顺利。拿几千人马去对付朝廷的雄师,藩王们还没那么大胆子——当然宁王那种奇葩就算了;可就算想,于谦也替他们想到了,让王府发遣散费打发侍卫走,人家白花花的银子不要跟你去造反?别逗。

现在王府侍卫走了,钱也没了,还能干啥——废话,遣散费一大笔,实在凑出来怎么办?卖家当!

——前几个月就有不少宗室当街卖家当,什么家具文具、古董文物都不少,不知道是真的缺钱,还是只是想给朝廷施加压力。很多朝臣觉得这很不合体统,应该阻止,汪舜华淡淡的说:“只要买卖公平,双方自愿,便由他去。”

当然此前于谦已经提出过这个问题,如果藩王确实不想造反,但又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怎么办?

“那就卖地!”

这是丘浚的声音,他对宗室大量占有土地早就不满意。

张凤同样义正辞严:“藩王的土地是朝廷赐的,不能随便买卖。”——他们口头说卖了,回头又不过户,反而向买方要租子怎么办?谁敢跟王府硬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