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376)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当然狠话说了,事情还是要办的,不能真把人逼到绝路了。

于谦提议:“实在拿不出钱,就让兵部把侍卫带走。特别优秀的带回北京,一般的分拨卫所。工作有着落,就不算遣散了,最多给点盘缠。”——如果这点银子都拿不出来,就真的只有卖地了,可以按每亩地一两银子补给侍卫,也可以照这个价卖给朝廷,需要的钱粮从附近府县调拨。这样的目的,自然是要榨干藩王最后一点血,为朝廷多拢一点人;但如果太过分,侍卫期望太高,就容易出乱子,度还是要的。所以藩王都盼着朝廷把侍卫全带走,这样可以节省一大笔开销;但是朝廷不是什么歪瓜裂枣都要的,肯定要仔细挑选,这就便宜了兵部了。

汪舜华在心里感叹,得亏碰到了于谦,真正是老臣谋国;否则真让一帮书呆子削藩,搞不好真削出一帮反王。

朝臣都看得出来,藩王本身对朝廷没有什么大威胁了,主要是吃得太多,太后不想养废物——废话,想养也养不起;可是藩王也是一大家子人,有爵位继承还好,没爵位的家里要养着,也养不起!总不能把人轰大街上,让龙子凤孙做流民吧?尤其是好多已经夺爵的,虽然分了产业,但是坐吃山空,早晚都有吃光的那一天。

怎么办?

朝廷指望不上,人家还忙着收拾藩王,没空理这事,那就只有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蜀王悦菼就是这样的聪明人。他是蜀献王朱椿的第五子。朱椿孝友慈祥、笃诚宽厚,博综典籍、容止都雅,被老爸称为“蜀秀才”。在他的治理下,四川经济文化有较大发展

历代蜀王都继承了他的优点,节俭守法、好学能文。在明朝,蜀王系是宗室中最著名、最优秀的一支。明孝宗就曾称赞:“诸藩中,唯蜀多贤王。”

悦菼是父亲的庶五子,也是第四位蜀王。蜀献王朱椿的嫡长子悦熑22岁去世,追谥庄王。当时朱椿已在凤凰山为自己修建了陵寝,没想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痛心之下,把陵寝让给了儿子,称“子葬父墓”;并把王位传给嫡长孙靖王友堉。

靖王忠孝两全,可惜无子;二弟黔江王友坿死得早,没有儿子;三弟罗江王友壎继承王位,就是蜀僖王,两年后也去世了,同样无子。

这样一来,庄王一系彻底绝嗣,这才由朱椿五儿子保宁王继位,今年已经22岁,是朱椿和宫女所生的儿子,历史上称和王。华阳王友堚想谋夺蜀王位子,多次攻击他出身不正;汪舜华没耐心,前两年把他收拾了。

蜀王尚勤俭事,恪守典章,做了不少实事,历史上评价很高。他有六个儿子,但只有长子友垓是嫡出,其中三个小的都还没有封王。

友垓同样只有一个嫡子申鈘,今年才十岁。

虽然说子孙两辈不需要怎么发愁,但难免不出现什么意外;而且兄弟六人只有长兄悦熑是嫡子,其他五个全是庶出,虽然都封了郡王,但全部早死,其中四个没有留下儿子!

而且,其他那些不能封爵的怎么办?总不能就守着蜀王府的家产吃!——遣散护卫已经是一大笔开支了,能分给他们的不多,就算省着花,那么多人口,也用不了几年!

王室如此,宗室更是凄惨。蜀王系是大藩,繁衍很是旺盛,但按照这份新出炉的规定,王位保不住,郡王也堪忧:

华阳王悦爠这一支彻底废了,废了更好,不然还要整天打官司恶心人。

朱椿庶三子悦燇封了崇宁王,无子除国,这也不是省心的主儿。曾经因犯错怕被老爸惩罚,偷偷跑到父亲同母弟弟谷王朱橞那里。早有异心的朱橞对外谎称悦燇是建文帝,要为建文帝讨公道。朱椿向朱棣告发朱橞,朱橞被罚,悦燇被送回成都,两年后去世。

朱椿庶四子悦炘封崇庆王,13岁去世,无子除国;庶五子就是蜀王,郡王位不再保留;庶六子悦烯封永川王,前几个月死了,只有嫡子友埐,还没活过老爹,除国。朱椿的几个儿子除了老六永乐二十二年封,其他都是永乐二年封的。

蜀王的庶二子友墦正统十一年封内江王,历史上活到正德七年,如今已经有了嫡长子申鉘,成化三年封世子,可惜没有活过老爹,弘治十年死了,历史上庶长子宾沚袭位。

蜀王的庶三子友城同年封德阳王,历史上死在了成化十一年,现在也还算吃嘛嘛香,不过他没有嫡子,后来庶长子申銈袭爵。

剩下的三个庶子友贡、友圵、友墂三个注定和王位无缘,能不能册封为郡王,要看汪太后能不能履行承诺。

然后就是友垓的三个儿子,长子申鈘,相当聪明,考试肯定没问题:老二早夭,三弟去年才出生,名字都还没拿到——亲王下葬的时候,几岁的儿子大名都没有,这在当时真不是蜀王府的才有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