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381)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首先就是开矿的收入。这部分收入以前是直接进入内帑的,汪舜华也就明白群臣为什么要坚决反对开矿,尤其是万历年间好像闹出了大动静。毕竟财富都进了皇帝的私库,国库一点没沾到,反而让一群太监耀武扬威,是谁都不爽。这部分的收入以后内帑只收三成,另外户部留四成,地方留三成,省府县都沾一点。

其次是抄没,以前查抄的东西到底是给内帑还是户部没有明确的规定,谁吵赢了就是谁的。现在规定,不管是宗室大臣还是民间,因犯罪或者没有家属被没收的财产,诸如商彝周鼎、秦砖汉瓦、晋帖唐琴、法书名画、哥窑倭漆、厂盒宣炉等古董文物以及珠宝玉器、文房用具、书籍家具之类上缴内帑,金银铜以及房屋土地、绢帛之类的交给户部。

这下大家都高兴了,称颂太后英明。

快过年了,辛辛苦苦大半年,好不容易尘埃落定,大家都想过个好年,派出去的人差不多都回来了,大家各归各位,该读书读书,该干活干活。

因为奖金丰厚,言官心情好,很难得的没有骂人。因此汪舜华在应付堆积如山的政务的时候,居然难得的很少听到骂声,实在心情舒畅——真的,闻过则喜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当然部分武官的叫骂声传不进她的耳朵——谁让你不识字不能写奏疏呢,太后既不是顺风耳又没有读心术。

第172章 忙碌的朝廷(上)

进入腊月,京城的过年氛围就开始浓起来了;但还是一如既往的忙。

最忙的是光禄寺。此前只管早中两顿,今年因为实在太忙,因此四月下旬,汪舜华下旨以后每天管三顿,连晚饭也要提供;当时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工作量不算大;但现在人全回来了!

这么多人,做饭是个麻烦事,吃饭也是个麻烦事。此前说送到各衙门,但是防火是个大麻烦,因此只能装在食盒里。每次吃饭,官员们都得跑快点,即便如此,很多端到手里,还是已经冷了,尤其冬天,很是要命。

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找了半天,在东长安街以南、兵部以北找到一个库房,面积很不小。

去年底,汪舜华下旨把这里清理出来,作为中央机关食堂。距离各部门衙门都不算太远,当然人太多,必须分段限流。

新食堂在今年四月投入使用,桌椅板凳都是太后亲自拍板的,与往常很不一样,比较小巧,有点委屈人;但百官能吃到热饭菜,还是很满意的。

汪舜华不厚道的设想了一下一群中央大员吃县政府机关食堂的场景。

承天门的重建方案在六月底定了下来。永乐版的是一座黄瓦飞檐的三层楼式的五座木牌坊,但是和汪舜华心目中的有区别,所以后来蒯祥呈上了另外的方案——由原来的东西宽8间、南北进深3间,扩大为宽1间、进深8间,形制上由牌坊式改建成宫殿式。

汪舜华很满意,准了,九月初正式开始动工,预计明年六月完工。

承天门只是小事,宗室经过这番折腾,人数更少,旅馆估计没什么大问题,要命的还是城墙,拉线拆迁什么就是大工程——都到那里了,拆迁也是农居了,但是占领民田还是要谈判一下。朝廷不是土匪,只有推着走;而且城墙不是房子,灰一抹什么都看不出来。这个要做就要认真,毕竟北京靠近前线,不能开玩笑,准备材料就很费功夫。

好在汪太后实在很仁厚,吩咐白圭:“事情总有轻重缓急,别急急吼吼的。让人家看到态度就行。”

然而朝廷现在却忙到飞起,内阁今年连着死了两位阁臣,还没来得及递补,现在事情又多,毕竟尽快把人安排上。

此外,吏部尚书王翱已经多次请求退休,他是真的觉得很累,已经七十八岁,实在受不了这样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有一次直接栽在地上,还是同事七手八脚的把他扶起来,一边传太医,这才保住了老命;他身边的两位侍郎俞山、俞纲好不到哪去。本来来路就不正,又遇到这样难办的事,还要王直回来帮忙,自己都要羞愧而死,因此连番上书,恳求退休。

汪舜华准了,她也舍不得王翱这大把年纪再这样操劳,于是让他去集贤院担任院士,发挥余热;俞山、俞纲两只老鸭子的辞呈也准了,按照尚书的待遇离职。

只是这样一来,吏部三位领导就全部出缺!

户部尚书张凤也只剩下一口气,历史上他死于次年二月,但那是发配南京享受清闲时光,现在憋着这么口恶气,又忙成这样,身体不累垮才怪。因此,看着财政渐渐好转,他也恳求退休,汪舜华还没准,他老人家腿一蹬,去了,比历史上早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