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383)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汪舜华和群臣心里都有数,汪舜华自己是个工作狂,又是特殊时期,不愿意假手他人给人作弊的空间,但以后的皇帝未必就有这个耐心逐字逐句抄写,估计还是照着宣宗的办法,自己批阅重要的,其他的由太监抄写。大不了自己看一遍,满意的做标记,让人抄写;不满意打回去再提。然后司礼监登记,再交六科登记并送各部门办理,六科督办。

——需要留中的文件,必须请示太后同意;否则通政司对照以后,就要提出质询意见,避免宦官阻塞言路。当然,汪太后事先也会交代,哪一类的文件直接留中。

大家吐了一口气:这样总算可以稍微轻松一点了,效率也更高了。否则一封奏疏每个人看一遍,够累死人的。因此此前大家也私下分了工,只是之前有教训,还要首辅确切的说是次辅高谷抄一遍,结果老头熬不住,去了。

左都御史萧维祯升吏部尚书,通政司左参议吕原升左侍郎、江西左布政使崔恭调右侍郎。

南京兵部右侍郎年富打击海盗有功,升户部尚书,右副都御史马昂任左侍郎,户部郎中薛远升右侍郎。

礼部左侍郎章纶升尚书,翰林院学士倪谦任左侍郎,沂王府长史刘定之为右侍郎。

刑部右侍郎程信升尚书;督察院右副都御史林聪转刑部右侍郎。

广西右布政使白圭升工部尚书;右都御史李实年老辞职,广西左布政使陆瑜替代,左佥都御史李秉升左副都御史,大理寺少卿钟同转右副都御史,德王府左长史钱溥升左佥都御史;又从被削的藩王属官中选了几个不错的扔进荣王府、沂王府和德王府,郑王府长史江万程被提拔为扬州知府;广西左参政王恕进左布政使,其他的出缺,由吏部商议后上报。

这是相当大的一次高级别官员调整,内阁和两任吏部尚书侍郎反复磋商,终于拿出了方案;接下来就是考察、廷议、谈话。

第173章 忙碌的朝廷(中)

新任吏部尚书萧维祯,之前一个头两个大,现在升职了,头更大!因为到处都需要人手——琼州府升格为海南省已经半年了,人员配备不能再拖了。既然是省,三司衙门就得有,这还是省一级的,下面就该说府县了。琼州府原来领了3州10县,现在各升一级,琼山改名海口,为首府;儋州、崖州升为府,10个县就不动了,州县是七品,府是四品,原来的官员不能用了;属官又是一大堆;台湾府也是,以前就是个琉球巡检司,现在升级为府了,下面就得有县,初步定了五个,东西南北中,名字就这样,懒得去想,一应的人员都要配备到位。

此外,翰林院领导长期空编,现在在修两朝实录,每天还有一堆圣旨要撰写,还是要把领导配齐,才能干活。

按照惯例,翰林院以正五品翰林学士掌院,从五品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各两人,都算领导;正六品侍读、侍讲各两人,算中层干部;其下就是从六品修撰、正七品编修,以及从七品检讨等官,没有定数。

其实还有很多重臣兼着翰林院的职务,尤其是礼部、詹事府、太常寺什么的,一般都是翰林院出去的,也就挂着翰林院的名字——这在汪太后当政以后被取消了,她看着一长串的官名实在头疼,就像她实在记不住箱笼里那些衣服首饰的名称一样。

因此翰林院的领导编制常年不符合法定要求,要么因为集体升官严重超员——这种是常态,要么像现在领导职数都没凑齐——这种情况真的很少,主要是此前干部年轻化,从翰林院抓了一拨儿人,配齐詹事府,又抓了一波儿人。现在的进士都很珍贵,何况庶吉士,因此这两次一加,别说领导,就是稍微有点资历的,都被调走了;何况两朝实录修成以后,肯定要进行新一轮的升官,因此汪舜华并不着急。

更要命的是,明年要清理全国土地,到时候又要派勋贵和各部门官员下去坐镇,也要预先准备。这些天内阁和吏部吵成一团,级别、资历、能力、如何搭配都是要考虑的。

一样头大的还有宗人府。以后宗室出生要到宗人府报名,藩王郡王及封君嫁娶都要经过宗人府审核——选对象的事交给内官,咱们就不管了,但是出生报名册封结婚的申请你要审核;然后每年还要核查,这是大麻烦,不过可以扔给督察院,反正他们管这事;但是人到北京来,你不好意思多麻烦礼部——人家主要负责考核和礼仪,衣食住行什么的都得宗人府操心,这得多少事!

石璟简直想掀桌,不是说宗人府是清水衙门、鸡不生蛋鸟不拉屎吗?——也就请名字抓宗室修玉牒什么的时候还是用得着,怎么现在变得比六部都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