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411)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虽然按制度世子可以有两位侧妃,但这得等世子通过考试以后再说;更重要的是,侧妃生的儿子,只能降等袭爵。

行完礼,各叙寒温,汪舜华特意问起了见淑的情况。他的母亲虞氏还没有得到册封,因此没有继承权,也就没有跟随进宫。

汪舜华笑道:“王叔太多虑了,不管是嫡出还是庶出,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孙,皇帝的族兄,再说,你家的情况与别人不同。”

确实不同,早在景泰二年,襄王奏报说“世子祁镛妃及第二子宁乡王祁矿妃俱患痼疾,不可以承宗祀,欲选官宦及良家二女以侍二子,用广嗣续”,景帝也听了。

刘金很是乖觉,马上派人去请见淑。十来岁的孩子正是最可爱的时候,虎头虎脑,汪舜华摸了摸他的头,交代他:“好好听爷爷和爹爹的话,好好读书上进,以后报效国家。”

见淑应了一声,便退到一边了。

襄王听出了汪舜华话里的意思,但心里多少不相信的,毕竟长孙将来如果承袭郡王,只能荣养。然而襄王府今后还会有其他的庶出,不能不长远打算。

他就说起了王府这些年来的事。王室繁衍无度,导致太后痛下杀手,他是知道的;不过毕竟是同宗,犯了事的不能含糊,真有才华的也要用,不求能够优待他们,也不要过多防范。

汪舜华点头,去年褫夺一大批宗室的爵位,现在能站在台面上的,基本都是能看的,其中襄王、晋王、韩王还有准备接班的通许王等几人名声尤其不错。该收拾的要收拾,该用的人也要用,文官、武将、太监、宗室,相互利用、相互牵制,才能拱卫王权,否则任由一家独大,反而容易威胁皇权——历史上土木之变后,文臣一家独大,逼得皇帝只能退回宫里。

这还算好,明朝的文臣虽然喜欢内斗,但除了最后东林党那波人有家无国,前面还是有很多人能干事的,关键骨头也够硬;真遇到宋朝那帮软骨头,才真的让人吐血。

第185章 皇帝的亲戚们(三)

人都到齐了,就该办正事了,反正都是要办的,没必要一直拖着,反而落人口实。只是不希望从一开始就办了,大家觉得理所应当甚至提高了希望值,反而落得不好。

节奏很重要。

十一月十六日,正式下旨,对亲王和郡王家眷进行册封。

一是亲王之母,不管是嫡母还是生母,只要还在世,一律加封为王太妃,以区别王妃,当然工资待遇不变——此前不仅没有太妃的称号,甚至儿子做了亲王,如果嫡母还在,生母也只能封为夫人。周王子垕继位,嫡母徐氏还在,只能追封生母苗氏为简王夫人;简王也只能请求朝廷册封生母胡氏为定王夫人。

二是亲王除王妃之外,册封两位年龄最大的庶出孩子的生母为夫人,郡王则有一位夫人——因为女儿不用请名,都是年满十五岁册封结婚,因此期间还是有操作空间的,只要不是太明显,朝廷也懒得追究。说破了天,庶出也得降等袭爵,而亲王和郡王之间,差距是很大的。因此,即便多出一些郡王,只要宗室总体情绪稳定,都在朝廷可承受范围之内,当然前提是你们自己把矛盾摆平,把口径统一,否则捅出来朝廷还得治罪,之前秦王系出过这样的事。当然跟张懋后台硬外加秦王系群龙无首有关,其他的勋贵很少敢这样硬气。汪舜华一再用建文帝的教训提醒大家,不要操之过急,现在重要的是立规矩,别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否则兔子急了也要咬人。

亲王妃有金册,亲王夫人则用银册,郡王夫人用铜册;亲王夫人比照一品夫人待遇,郡王夫人比照二品夫人,世子妻妾则降一等。

同时接受册封的,还有勋贵的家眷。不过勋贵有太夫人的名号,不用另外册封;只是以庶长子之母分别为淑人、恭人、宜人而已。这些人也有诰命,她们的诰书和同品级的命妇是一样的。

因为人员太多,只能集体宣旨。其中宗室按照派系,勋贵则按级别。大家都很高兴:“汪太后言而有信啊!”尤其是被册封的贵妾,被朝廷正式认可了,自然也就可以进家谱了;正室夫人要说一样高兴肯定是假的,但也过得去:这年头都没有从一而终的想法,与其让老公在万花丛中穿梭,不如划定范围,以后老公收了脚步,自己指望也就多一些;更何况,这年头讲究多子多福,庶子既不能和自己的儿子争爵位,又能延续血脉,主流的心态还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因为没有符合要求的除爵,自己说不定也老景凄凉。

十八日,大家兴高采烈的进宫谢恩。太皇太后和汪太后在奉天殿接见了大家。磕完头起来,却见内宦领着六个身穿亲王服色的孩子进来,后面还跟着几个穿着素服的半大孩子。当时回过神来,这应该就是养在宫里的几位宗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