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415)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但不管怎么说,年俸万石都是不小的收入,能够做个富家翁。

看来汪太后确实不想为难大家,至少不是想把大家都饿死。

人在屋檐下,大家选择用这种方式来安慰自己;毕竟不到万不得已,正常人都不愿和朝廷为敌,成功的概率太小,搞不好就是抄家灭族的事——宗室不能灭族,但也要全家发配凤阳。放着好好的亲王不做,跑去做囚犯,这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既然改变不了,那就找理由安慰自己——阿q精神还是有用的,至少不会把自己逼疯。

汪舜华不无愤慨的说:“似这般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即便能欺瞒一时,也瞒不过永久!如今,该是庆幸太宗皇帝靖难成功,迁都北京;否则,任由建文帝这般任用奸邪,擅杀骨肉,胡作非为,自毁长城,不用多久,蒙古骑兵便可长驱直入。到那时候,你们能够指望李景隆去抵御蒙古,还是能指望方孝孺、黄子澄这些迂腐书生能够鼓动如簧之舌,劝说蒙古以礼来降?别做梦!估计不用等到土木堡,大明便只剩下南边的半壁江山了;至于能不能保住余下的残山剩水,还指不定呢!既然能饮马长江,为什么还要给你留一片江山,等着你积蓄力量报仇雪恨光复河山吗?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的道理,古人明白,今人明白,便是鞑子,也不糊涂。”

众人心头都是一凛。

世宗力挽狂澜是第三个高潮,当然隐帝也就自然而然成为申讨的重点。他的四个儿子都在,汪舜华似乎很给面子,正统年间的事情只是轻描淡写,归咎王振;只是把重点放在了草率出征、兵败被俘并率敌叩关上,语调凄凉,声情悲切:“太宗皇帝迁都北京,以天子守国门,君王保社稷,历代先帝无不励精图治。哪曾想,居然遭遇这样的变故。胜败乃兵家常事,固不足道;然而全军覆没,皇帝被俘,甚至被人剃发易服,这是何等的耻辱!你们去翻一番历朝的史书,有过这样的耻辱吗?也就是宋朝的靖康之耻可以比一比了,可是宋朝当时开国百年,积重难返;我朝可是奋四世之余烈,以满朝之精锐,至于如此。不知列祖列宗在天有灵,当作何观;子孙后代读书至此,又作何感?这个耻字,是刻在朝野上下,每一个人脑门上的,是带着血的!”

她能听见下面的哽咽声乃至抽泣声,下面站着的勋贵,多少父兄捐躯于此,尸骨无存;隐帝的四个儿子,尤其已经懂事的沂王和德王更深深的低下了头。土木之变,在几百年后的网络上都是各种惋惜、愤恨的声音,何况当时切身经历的人?——只是历史上的文官集团借机压制武将集团,一家独大的场景绝对不能再现;反而必须以此为契机,整肃朝纲,推行改革而已。

有了这个铺垫,景帝的形象立起来了,她作为景帝的遗孀,继承丈夫的遗志,形象也就立起来了,那么之后说什么、做什么也就顺理成章了——名正言顺,这是她在机关多年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在明朝这么些年尤其执政四年深刻的体会。

“我也不说什么主辱臣死之类的话,当年我对隐帝和钱皇后都说过,如今也对你们说,国在,你们是亲王郡王;国家不在,你们又是什么?恐怕连布衣百姓都不如。不要以为这是杞人忧天。北方至今虎视眈眈,稍有不慎,就会给他们可趁之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北京城离宣府才多远?不是每一次都有先帝和安国公这样的擎天之柱,力挽狂澜的。真到了那时候,管你什么龙子凤孙,杜甫的《哀王孙》读过吗?那就是下场!如花美眷、满堂金玉、良田万顷,那都不过是为别人准备的;自个儿能留条命,那就是托天之幸了。”

“更何况,不仅是北方的鞑子,还有各地的流民,哪一个成了气候,都是朝廷的心腹之患。古人说居安思危,何况现在还没有安定,又怎能安枕?”

她看着下面的宗室:“说了这么多,归结起来,还是那句话: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况你等皆是太祖皇帝的子孙,怎能坐观成败?自今日起,必须从严修身齐家,勤奋读书习武,为天下人的表率。从前朝廷没有给你们干事创业的舞台,现在给了,你是要走仕途经济,还是投笔从戎,或者务农经商,听凭自愿,各凭本事,没有特殊的待遇,我不相信,太祖皇帝的子孙,会比不过一般人家的孩子。”

襄王率先出班叩首太后英明,宗室们反应过来,齐齐叩首太后英明。

汪太后命免礼,吩咐赐坐。

太皇太后转头看了眼汪舜华,突然明白了当年儿子临终时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