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488)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此外,汪舜华还命工部创办了一家建筑公司,赐名“大道”,由香山工匠蔡启贤担任总经理。其实蒯祥是最好的人选,但他已经是工部左侍郎,自然不能让人家去干这活;蔡启贤的父亲蔡思诚,就是蒯祥的师傅,极有名望的工匠。蔡启贤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在此前的营造中展现出了杰出的才能,得到了师兄蒯祥的嘉许和推荐。

现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少,但是徭役取消,但活总要有人来干,以后这些就交给公司去组织,朝廷只负责设计、拨款和验收。

可以说,目前天下所有的工业门类,都在这上头了,毕竟都要讲究因地制宜不是。

但朝廷不可能都同意,产能过剩那是屁话。现在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不能算根本矛盾,但也是重要矛盾;何况允许以物易物,就算不能直接吃用,也能换点需要的。

问题是朝廷本身有一堆改革任务,如果都只盯着乡镇企业,那么别的活儿怎么办?

——更何况,已经有不少人叫嚷着“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既然如此,那就有点带面,逐步推开。

先搞的一拨人吃到肉,后面的自然会眼热跟上,否则一股脑儿冲上去,搞不好谁都落不到好。

再说,启动资金、参与劳动力,都是大问题,没点本钱就想往上冲,别没赚到钱反而捅了窟窿。

第一批得到批准的,除了两京,只有十三省的省会和沿海港口城市以及重要的大城市。

但即便如此,这几年来已经出现了很多新问题。

毁堤淹田、贱卖土地之类的暂时没有——别说,“改稻为桑”这种事,明朝还真干过,不是别人,正是太祖皇帝。

不过他老人家干得漂亮,除了规定“农民有田5亩至10亩,俱令种桑、麻、棉各半亩,10亩以上倍之”之外,还对种植这些经济作物给予税收优惠,同时允许以桑丝抵税。

种植经济作物比粮食作物更来钱,而且自己家里就能加工成布匹,获得更大的收益,因此这项政策百姓得到了积极拥护。

也就是在明朝,棉纺织成为全国第一大手工制造业。

此前在改革中,出于稳定农业确切的说种植业的需要,汪舜华下令只按土地区分高下,对粮田、棉田和桑田、麻田一视同仁,不再给予税收优惠;但即便如此,农民还是会主动种植。一个是种植习惯,二是经济作物本身比粮食作物来钱。

现在有了原材料,也有工人,以纺织业为主的手工业就这样轰轰烈烈的搞起来。

因为地方公司的产值直接关系官吏福利。一些官员拿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架势,改进织机、延长时间、克扣福利、内外两本账、多报成本中饱私囊,低价从农民手里掠夺蚕丝甚至丝织品搞贴牌等等;另外,为了扩大再生产,不仅积极开发荒地,甚至大量侵占河道;当然国有企业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些还没发展成资本家的小工厂主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大肆扩大产量、扩大生产,一方面勾结官员瞒报产量、偷逃赋税。

举报有奖,尤其官员自己吃饱了,下面的够不着,自然要捅出来。

这种事情当然不是处置了便罢,马上萧维祯、吕原、马昂等人就站出来说:“现在腐败这样严重,就是因为朝廷直接参与生产经营,导致人心大坏。应该即刻停止这种政策。”

这当然遭到坚决反对,丘浚就申斥:“难道改革以前就没有腐败了吗?还是说那时候人心就不好了?如果因为有腐败就不接着搞了,那是不是其他衙门也应该关门大吉?”

各级地方官同样反对——他们有病吃药,凭什么不让我们吃饭?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要不你们来发下面衙役的工资?或者你们下来干活?

——还是不接地气!

与此同时,另一种声音也很大——如今朝廷大量从南洋进口粮食,造成粮食过剩,实在很没有必要,不如改种桑树、棉花等作物,进一步改善百姓生活。

还有人提出:“当年太祖为了鼓励纺织,特别允许棉田等享受税收优惠,现在朝廷也应该恪守祖制。”

汪舜华直接打了回去:“当年太祖开国,人口稀少,粮食需求量不大,所以可以这样做;但是国家承平百年,人口大量增长,粮食单产并没有质的提升,如果不提升耕地数量,粮食安全从何谈起?百姓吃饭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如何谈论其他?——每年进口那么多粮食,你敢说都是从南洋进口过来的;即便是,你能保证每年都能进口这样多的粮食?会不会受天灾人祸的影响?会不会有商人逐利,不愿意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