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489)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下面不吱声了。

能够开公司的地方在打公司的主意,不能开公司的地方则打商税的主意——以前没人关注的商税现在官员们高度上心了,想方设法收上来,甚至不惜雁过拔毛。当然商人也会想办法,你不就想要钱吗?您看我给您还是给公家?

与此同时,手工业的发展加速了人口的流动,自然也就带来了不少问题,包括治安问题。虽然朝廷花大力气平息匪患,但盗匪和流贼总还是有的,当然总体来说都是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很少。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

即便朝廷三令五申,即便汪舜华牌复读机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但是在利益面前,不是所有人都能认清的。

什么是王道?不乖,就从他身上碾过去。

什么是儒家之道?碾过去之前,跟他说一声。

既然要送人头,那我就笑纳了。

中元节后一天,宁阳侯陈懋去世,享年八十四。他是最后一位去世的靖难功臣,久享禄位,穷奢极侈。

这回汪舜华高压反腐,接到了不少弹劾,考虑到他的特殊身份,没有过度为难他,只是把弹劾他的奏表和厂卫的调查结果交给他,陈懋很乖觉,退回了侵占的土地,收敛了作风,也就放过了;如今去世,汪舜华也很给面子,极尽哀荣。

第二天,南京刑部尚书王宇去世。他为官清廉,但是议论矫激,好尚虚名,坚决反对改革。汪舜华受不了,把他踢到南京。

八月初八日,集贤院大学士胡濙永远闭上了眼睛,享年八十九岁。历事六朝,前后近六十年,德高望重。三个弟弟都已七十多岁了,时常欢聚一堂,称为寿恺。

看来有长寿基因。

胡濙年老,患病已经有一段时间。临终前,他将几个儿子召到面前,说:“你们要谋求报答国恩,不要败坏我家的名声。”

汪舜华下诏追赠太保,谥号忠安。

转头吩咐准备回去给曾祖父守孝的公主伴读胡清妍,让她好生保重身体。

胡清妍自幼入宫,年龄和荣王差不多,肌如雪晕,眼横秋水。

汪舜华很是喜欢,当年曾经提点过胡濙:“这样的好女儿,不能轻易许人。”

齐王妃则内定了商辂的幼女妙媛,如今也在公主身边做伴。

这样的安排,这样既是对重臣的抚慰和拉拢,也让儿子们找到良配——明朝的后妃大多出自平民百姓之家,有的素质却是一言难尽;世家女的心胸眼界多少好一点,尤其自幼养在宫里的,品行可以观察。

——只是考虑到历史上外戚乱权和李斯老年抽风的故事,皇后太子妃的父亲还可以年轻点,可以扶皇帝上马走一程,但是不足以威胁到皇权;其他的亲王妃郡王妃的家族,勋贵重臣最好年老,儿子们不必太出色,人品端正老实,就不会生出不该有的想法;下面的侧室,就从宫女中挑选,给她们一个好去处,工作自然也就有积极性;同时,这些万里挑一的美人也可以持续改善朱家的基因。

胡濙的四个儿子,老大胡谼授官锦衣卫,有孝行;老二以武举得官,战死疆场;老三胡豅,锦衣卫指挥佥事;老四在家,都不是出类拔萃的人。

于谦自不用说,他的儿子于冕不算栋梁之才,胜在人品端正;如果皇帝有了什么,有了商辂父子作为后援,将来齐王可以尽快接手。

汪舜华知道不该怎样恶意的设想自己的儿子和重臣,但是她不能不做多方面的打算,毕竟人生有无数种可能。

有了这样的心思,汪舜华自然会特意关照。当年胡濙仰慕仙术,招揽术士,出入内院,汪舜华就曾经提醒过他,又把孩子接进宫来;胡濙明白她的意思,虽然说信仰不能扭转不过来,好歹不让方士进入内宅了。

汪舜华知道,当年景帝这样安排皇帝的婚事,其实是防范自己——景帝眼看油尽灯枯;儿子年少,却有一个强势的母亲,很难说不会重演吕后则天的故事,给他找一个强有力的岳家,是对他极大的保护。

那又如何?历史上多少帝王为了帝位对亲人拔刀相向?

即便景帝,也为了帝位和太上皇勾心斗角了八年。

景帝不仅割舍了兄弟情谊,为他们母子上位彻底扫平了道路;而且选择了相信她,给了他能给的一切。

够了。

第214章 沐琮

北京的事一出接着一出,南方也不消停。

还是那个大藤峡。

五年前,赵辅等人给了叛军重重的一击,但是接下来朝廷多项改革进行,尤其重兵镇守北方和中部省份,自然放松了对广西等地的官制,于是叛军死灰复燃,再次闹事,并迅速攻破了多个府县,甚至堵死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