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491)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当时沐琮带人从安南到云南,和他的堂兄沐瓒商量情况。

虽然知道流言是假的,但这个时候人心浮动,你说了人家也未必会听。

既然如此,就必须未雨绸缪。

前来云南办差的有安国公世子于冕、武定侯郭昌,两人都傻了。

于冕出发前,于谦其实跟他耳提面命过:“要循序渐进,对付这种土霸王急也没有办法,先稳住再说;遇到有造反的也不要怕,沐瓒多年镇守云南,有经验。”

沐琮看出于冕不是将才,他曾经到军中锻炼,但确实没什么功劳,于是让他和自己坐镇昆明;由沐瓒帅兵出征,分哨并进。只是武定侯郭昌这种生在富贵窝的极品官二代,没有上过战场,在路上遭遇埋伏,受了重伤;沐琮闻报,派人接他回昆明养病,自己亲自上阵,披历险隘,直抵贼巢,在于姚关大获全胜。

沐瓒本来觉得应该乘胜追击,但沐琮认为:“叛乱虽然已经平定,但土司力量仍然强大。我等兵力不足,根基浅薄,若强力进军,只怕适得其反。不如派人招抚,说明朝廷政策,瓦解其军心。同时,根据地理形势筑关建堡,控制要冲;在汉人聚居之地设立诸司衙门,互为犄角。然后兴屯田,练兵士,方可保得一方平安。”

沐瓒点头。

沐家在云南经营百年,卓有成效。兄弟俩召集各地土司,拍着胸脯保证:“没有谁要削你们,那都是谣言——你们世代镇守这里,朝廷一直以为臂膀,有谁会砍断自己的臂膀吗?云南山高林密,语言不通,朝廷即便派了流官前来,又能有什么作为呢?这不过是奸佞小人造谣,妄图干扰朝廷视线,却拿你们当做祭祀的牺牲——其心可诛啊!”

接到奏报的汪舜华傻了,连于谦也呆了:沐琮,今年才十五岁!

汪舜华知道红小鬼中有很多是少年就参加革命的,但他们不一样,是生活所迫,沐琮,他是顶级官二代啊!虽然骑射功夫好,但那和上阵杀敌完全不同好吗?

李贤也呆了,老半天才反应过来恭喜:“唐朝大将苏烈,也是十五岁随父征战,冲锋陷阵,屡建战功。后来投靠唐朝,征突厥、平葱岭、夷百济、伐高句丽,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为一代名将。黔国公不减古人风采啊。”

汪舜华还是不敢相信,将奏疏反复看了,终于连说了三个好。

汪舜华很爽快的批复了沐琮的奏疏。只是消息传进内宫,太皇太后自然是惊喜,但又不放心:“沐琮才这么大,你怎么能让他冲锋陷阵?”

汪舜华的嘴有点苦,现在不能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转头看着永顺公主,也是一脸纠结,只得安慰太皇太后“没事,他身边有人护卫。”

大家都不知道,历史上沐琮十七岁镇守云南。他留心屯田水利,屡次平定夷人起事,推行改土归流,得到朝野的嘉许。史书评价:在镇三十余年,为政务持大体,宽而有制,边人安之。通经义,能词章,善草书,其诗瑰丽可观。

周贵妃也是又惊又喜又怕,永顺伯薛辅和沐琮一起到云南,虽然表现不如沐琮突出,也相当可观,奏疏里有详细写他是怎样身先士卒斩杀贼首的。

重庆公主默默地去烧香了。

剿灭了腾冲土司,西南地区仍然并不太平。

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沐瓒兄弟唾沫横飞的劝说在很多人耳朵里完全变了味道:“内地乱了,是不是就有机可趁?”

为首的就是贵州播州土司杨辉;贵州都指挥使丁实前不久被都掌蛮诱杀,整个指挥系统几乎被一锅端,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紧接着,相邻的广顺土司、长寨土司以及程番等十六长官司也相继起兵作乱。

前往贵州的是泰宁侯陈泾,相当废柴,看到外头土司造反,居然拥兵不动,好在跟着他去的右都御史钟同还是靠谱的,但无奈陈泾实在太过怂包,钟同只得自己出战。他是文弱书生,没上过战场,但是文官带兵不是新鲜事,何况这些年朝廷加强对文臣武将的培训,出京前也有思想准备,关键时刻直接往前冲不含糊;但他毕竟初出茅庐,只能勉强支撑。

好在沐瓒有征南将军印。听说贵州乱成一团,沐琮自告奋勇,带领一万人马星夜前往。十六个土司声势不小,其实就是盘踞在惠水县的一群土霸王。

沐琮星夜兼程,翻山越岭,趁着六月六日夜晚,土人欢庆,杀入惠水县。正忙着杀羊宰牛、载歌载舞的十六个土司就这样被活捉。

而后,沐琮和钟同合兵,破了广顺土司、长寨土司,而后一路往北,直逼播州。

第215章 平乱

与此同时,在湖广地区,另外一场血腥平乱也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