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520)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她叹息了一声:“太祖雄才,让后人难做。”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提到青藏高原上那几个曾经让中原王朝芒刺在背的游牧政权,于谦终于心动了:这些年马市不断走向衰落,如果朝廷能够自己在这一带养马,也是极好的。

而且,汪舜华给了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此地距离长城,不过隔着一个河西走廊。如今河套地区不断有鞑子入寇,如果不强化守备,只怕将来落入敌寇之手。届时,彼将占据宁夏卫以西全部,不仅我北伐无望,而且彻底断送从河西走廊西出、与各国商贸的途径,甚至整个西部地区都将在其铁蹄蹂躏之下。”

事情就这样定下来。设青海都司,下辖西宁卫5个千户所,新设都兰卫,管理碾伯、归德、积石州和新设的乌兰、湟源5个千户所。附近的答思麻万户府很乖,经常遣使来朝贡马,也就不为难他们,免得整个地区都跟着风声鹤唳。

此外,在河湟谷地设西宁府,下设西宁、乐都、平安、大通、海晏四县,归陕西;设立青海苑马寺,恢复太宗时期的四监,并在海西再设二监。

第226章 朝廷的意志

高阳伯韩锦云、成武伯陈襄、景城伯马谦带着朝廷的嘱托,前往目前全国最小的青海都司,韩锦云负责军务;陈襄和马谦则负责养马。——按照惯例,都司下设数量不等的卫所、千户所、百户所,每卫5600人。青海都司目前满打满算驻军不过1万余人。

有鉴于此,于谦等提议暂缓都司的设置。但是汪舜华摇头:“还是要着眼长远。青海这么重要的地方,不可能单纯依靠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是需要实力的,否则人家就要联合起来制你了。

只是青海省还是言之过早。不过几十年来,朝廷通过军垦和民垦,已经在河湟地区聚集起了不少人,否则一口气设1府4县没这么容易。

设了府县,相应的学校建设也就到位,不仅进一步提升汉人素质,也会加快当地土民汉化;此外,当地的改土归流也可以摆上议事日程。

还有个问题必须解决。河湟谷地相对海拔较低,但是处在青藏高原上,再低也低不到哪里。高寒缺氧的气候没办法解决,但是总得让人喝上开水,吃上熟饭!

缺一口高压锅。

与此同时,汪舜华的眼光把世界地图瞄了个遍,老实宅在中原是不可能的,北上、南下、西进、东出,要四面突击,但不可能平均用力,总有轻重缓急:北方腹背之敌必须搞定,南亚东南亚是方向,其他地方拼人品。

青藏这种投资大见效慢本身很稳定的地方就维持现状,最多拉点马、赚点银子。

汪舜华很有耐心,太皇太后也很乐呵。进京的王妃郡王妃们都说赶上了太平盛世,一路都顺顺当当的,这话不知道是在损还是在夸,反正刚刚献俘,宝贝孙女婿还立下了汗马功劳,她也就当外面一片花团锦簇了,自动过滤掉王妃们嘴里可能隐含的画外音。

显然,汪舜华的耳朵里听到不全是赞扬,这也并不奇怪,这么些年来都好好的,突然一通大改,然后烽火四起,尤其西南三省硝烟弥漫,是个人都会有想法;虽然如今战事平息,可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再起战端——更何况大家虽然能足额领到工资,但是到手的佃租等各项收入也少了;你整天嚷嚷今年盐税收了一千多万两,还不都是民脂民膏?

——当然说这些显得很没品。大藤峡和山都掌蛮其实已经断断续续闹腾了几十年,至于广西的匪患更不待言,这回一通胖揍,估计要太平一段时间了;而且自从太祖时期开始进行的改土归流算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些屡世经营、树大根深的土司被连根拔除,改设府县。至于盐税,那可是太祖皇帝时期制定的标准,当年6000万人口就该收1200多万两盐税,只是一直没收到位,现在00多万人口,每年也不过这个数,过分吗?——合着被朝廷收了才是民脂民膏,被奸商赚取那就是应该,对吧?

改革能进行到今天,依靠的自然不是汪舜华一个人的努力,而是朝堂之上绝大多数人齐心协力。毕竟不齐心、不出力的要么被撵回家,要么踢到地方去感受改革的必要性,要么更惨,被踢到边疆搞开发建设;而朝堂之上的士大夫,这两年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觉得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在关乎饭碗的时候,自然不那么客气,摆事实、讲道理,就差没把汪舜华说成正义化身了。

养尊处优、常年闭门修仙的宗室们怎么可能是朝廷上这群老狐狸的对手?这些人一个月打的嘴皮子官司,估计比很多宗室一辈子说的话都多。因此,宗室们总算回过神来——原来折腾出了这么大的动静,不是汪太后一个人在战斗,背后还有这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