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528)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总结起来,这部分需要四套书,一是文章选和诗词选,二是文学通史,三是韵书、四是文论,后面两种有现成的,拿来就用。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样前无古人的浩大工程,要在几年内编出来,还要让天下读书人都服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侍读学士江朝宗急的抓耳挠腮。

比文学更麻烦的是历史。二十三本史书在那里摆着——现在没有二十四史的提法,但那么多史书,官修私修的一目了然;可这么多书,你不可能全拿去砸,就算集贤院大学士陈循和詹事府詹事倪谦,也不敢说自己以前已经通读过。

好在历朝历代的大致脉络还是知道的,但怎么编排、编排些什么就很值得商榷了,肯定不能只把皇帝的年号之类的列上去,而要注重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实在太抽象,太为难人,写出来也不能服众,那么退而求其次,规律什么的让读书人自己去探讨,只要写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就行,那么就包括朝代更迭、重大事件和典章制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致情况——这也是个大工程。侍讲学士杨守陈同样大喘气。

既然都有问题,那么一起坐下来研究探讨,顺便也把礼部、詹事府、国子监的叫回来,一起商量,看怎么来比较好。

地理就把《寰宇通志》拿出来删改一下,再结合这两年改革的进去,这个由侍读孙贤主持就成,难度不大。

《算学》被交给了吴敬,丘浚已经提点过,这本书编得好,就升为五品郎中。

第229章 科举改革

头疼的不仅仅是朝廷学士,还有天下学子。

因为另外一件事:科举改革。

建极四年,在商辂的建议下,对科举进行了部分调整,有力的改变了科考的风气,朝廷选拔了一大批求真务实、通晓民情的官员,并通过中央地方官员的交流,改善了官场生态。

但是于汪舜华而言,仍然是不够的。最明显的,现在科举还是局限在儒家思想;军事人才还可以期待武举,而她需要的理工科人才、法律人才,仍然没有出现在科举的科目中。

必须要改变。

但科举是不能随便改的。作为最重要的选人用人途径,尽管有弊病,但它仍然是当时最科学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也是国家和平稳定的重要基础——清朝灭亡的导火索之一,就是废除科举。

因此,对待科举一定要极其慎重。

如今机会不能说成熟,至少可以进行有限度的完善。

因为随着改革的推进,朝廷对各方面人才需求加大。满腹诗书却没有专业技能,在一些专业要求高的部门就显得捉襟见肘,尽管集贤院会进行培训,但显然远远不够。

汪舜华很清楚,科举是选官制度,也就是说它不同于学校教育;只不过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具有导向作用。就算是后代的公务员考试,申论仍然占据半壁江山;而申论考什么,无非就是熟练运用经典理论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因此,科举考孔孟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么大的国家,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还不乱套了?这可是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一百多年才摸索出的路径!

首先是要加入大综合。这个其实是襄王的提议,也是宗室们共同的呼声,原因很简单:凭什么读书人都只考八股和策论,宗室反而要考这么多?——要知道考试通过可以拿爵位不假,可还是不能直接干预政事,虽然不能说多此一举,但是不是太兴师动众了?

襄王德高望重,说话还留有余地,刚吃了瘪的唐王口气很冲:“如今街坊市井流传着一首民谣:‘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作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只读得圣贤经典,却不知世态人心,如何能安邦定国?当年太祖太宗是靠经典得的天下?古代的大贤伊尹、姜尚之流,张良、陈平之辈,是不是也只靠经典治天下?”

晋王也很不客气:“太后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想魏晋那帮名士整日作虚无之谈,尚其华藻,宛如春蛙秋蝉,以至于江山沦陷,生灵涂炭。如此虚谈废务,浮文妨要,非当今所宜。”

周王则笑谈:“当年子路问讯,村夫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孔子以为大贤。可笑如今书生张口经典,闭口古训,整日忙碌于笔砚之间,臣看这些人恐怕只会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

话很不动听,朝臣还在辩驳,汪舜华一锤定音:“是该加,必须加。以前只考经义,结果很多士子不通俗务,甚至连律诗都不会写,很不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