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537)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同时实施最严格的封山育林政策,孟子讲:“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熟读圣贤书的明朝士人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事实上,秦汉以来的历朝法典,都有关于对环境保护的规定,《大明律》也有类似的。现在从历朝法典中总结归纳相关的规定,比如二月一日以后、十月三十日以前烧草作肥料者,笞八十;不许毁坏、滥伐树木,违者,以盗贼论处;因死亡而需要伐木制造棺椁的,必须报告官府批准。

以前政令松弛,大家都不当一回事,现在就必须较真碰硬。

年底军屯互查走完,各地举子进京,北京城又热闹起来。

当然,朝廷关注的不仅是绿化问题,更重要的还有粮食储备和救灾的问题。在和籴制度改革后,百姓们减轻了负担;但对于官仓来说,真不算好消息。有一段时间,朝廷的预备仓只出不进,几乎空空荡荡。

针对这种情况,按照王竑的建议,正式对开仓进行了完善:凡因洪涝、台风、冻害、雹灾、暴雪、海啸、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各地官员可以灾害发生当日开仓赈济百姓,然后上报朝廷,同时完善相关账目表册,以备查证;凡因旱灾、农林病虫害等导致粮食绝产绝收,需上报中央批准,然后开仓济民。

同时,还要采取以工代赈的形式,安抚流民,这个主要是针对洪水、地震、水灾之后的。现在国家财力有限,想要跟后代一样大力实施灾后重建不现实,除了集中安置,保证灾民的基本需求;更重要的是以工代赈,由地方政府报请中央批准,组织灾民在当地实施水利设施建设,避免灾民外流,威胁社会稳定。所需要的资金,由中央出一部分,各级政府出一部分。当然如果受灾范围太广,涉及到几个府甚至几个省的,就要由中央政府统一组织。

——当年太祖曾经下旨:各地遭灾,一定要及时报告,隐瞒不报者死;如果情况紧急,有权直接开仓放粮,事后补报户部批准备案。

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项规定都沦为一纸规定;尤其近些年来灾害频繁,府库空虚,朝廷加紧了对官员开仓的限制。因此面临灾害,官吏们不敢开仓放粮,干等朝廷批准;甚至因为地主的租子与田赋挂钩,很多地方官根本不报灾害,任由百姓饥寒。

像王竑那样未经请示就直接开仓放粮的,承担了巨大的政治风险,不仅景帝大为感叹,史书也要浓墨重彩的描述。

王竑开仓的义举,救活灾民230多万,当时天下传颂:“生我者父母,活我者巡抚。”诗文赞道:“两行忧国泪,一片活人心。”

建极五年,王竑再次来到江淮地区主持改革,迎拜在道路两边的百姓如蚁,欢声动野,数百里不绝。他所负责的地区改革顺利平稳推进,没有出现大的状况。

当然,资本的尿性谁都知道,开头为了和朝廷抢粮源,自然是抬高价格;但是连续几年,看着农民提着粮食前来,又免不了做些手脚;青黄不接的时候,再哄抬价格,都是很自然的事情。

这下农民不乐意了:大家卖粮的时候,肯定都会自己先称量一下,结果到你这里差的太多,自然就不干了,顺便去预备仓那里,呵,没问题,就是这个量!

这下大家知道了,朝廷的价格虽然要低那么一点,但是实在!

因此,陆陆续续的,农民选择了将粮食卖到预备仓——当然这也只是一部分,毕竟挨饿的滋味太难受。大家都想趁着这几年税负不高、日子好过赶紧攒一点粮食,免得以后政策变了,哭都找不到地方。

但朝廷还是集聚了大量的粮食,除了从海外进口,还有以各种名目查抄的商人的粮食——尤其在山西、山东、南直、浙江等地,以反叛朝廷为名,直接出兵端了几个大商人的老巢。

随着局势的稳定,生活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农民愿意把粮食卖给预备仓——粮食也是有保质期的,堆在家里也会放坏,大不了,新谷子出来以后再把去年的陈粮卖掉。

现在,朝廷在南方地区大量垦荒并实行粮食敞开收购,可以想象,要不了多久,这里的粮仓就会堆满。

然而运输仍然是汪舜华心头的隐痛。

如果蒸汽机不能出世,物流成本就无法降下来,远渡美洲求取良种也就只能成为一个美好的愿望。

这一年,赵惠王庶四子襄邑恭定王祁锃去世,他的嫡长子见滃还没有通过考封,只能接着考。

第233章 公主的玉镯(上)(建极九年,1466年)

建极九年在繁忙中到来了。历史上的成化二年是鸡飞狗跳、烽火四起的一年,这一回,也不算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