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565)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汪舜华觉得很奇怪:“你好好的大家闺秀,去那种地方做什么?”

李莹回答:“臣女正在写一部戏,想对案犯更深入的了解。”

汪舜华确认自己没有听错:“你想写什么?”

“贞节牌坊。”

李贤指点女儿:“汪太后力排众议,取消了贞节牌坊,朝野上下反对的声音很大;尤其很多人为了赶在最后期限前拿到贞节牌坊,不惜杀人。现在刑部抓了很多人,朝野上下借此进一步向太后施压。太后虽然态度坚决,只怕是独木难支。你若能依此破题,就能为太后壮声势,也可让天下女人少受些苦楚。”

汪舜华的眼睛有点涩,同意她去,同时交代刑部尚书程信:“你手里有不少相关的案卷,让你儿媳妇看看,她的公公没有杀错人。”

经过前后一年多的反复修改,终于,建极八年初,李莹拿出了这部《贞节牌坊》。

小家碧玉杨淑珍知书识礼、才貌双全。本以为能够嫁得如意郎君,白头到老,哪知道丈夫柳章是个花花公子,整天眠花宿柳,不着家门。淑珍除了侍奉公婆,就只有默默流泪。不久,柳章因一名歌妓与人大打出手,被人打死。对方是个官二代,赔了点钱了事。公婆嫌她不能拴住丈夫,对她明里暗里挤兑,下人也看菜下碟,淑珍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清明节又到了,她带着下人去给丈夫上坟,碰见和朋友出游的书生冯远。冯远对淑珍一见钟情,打听到她品貌出众,禀告父母想要迎娶淑珍;遭到坚决反对。父母要他迎娶同乡之女秦琴。冯远坚决不肯,跑到庙里剃度,冯母无可奈何,只得说服冯父同意;冯父带着儿子到杨家提亲,杨父坚决不许。

消息传到柳家,柳父认为是淑珍红杏出墙,招蜂引蝶,要对她动家法;淑珍有口说不清,幸好丫鬟们作证,淑珍与冯远并不相识,但是柳父仍然不肯放过淑珍。他认为淑珍年轻貌美,早晚必然出事,不如让她为儿子殉节,换一座贞节牌坊。淑珍大惊失色,恳求公婆放过自己,愿意从家族中过继一个继子,却换来公婆冷眼。

冯远在杨家吃了闭门羹,不肯放弃,又跑到柳家来提亲;被柳父一阵痛打,逐出家门。

柳章的寡姐柳玉同情淑珍的遭遇,劝说父亲同意这门婚事。被柳父痛骂一顿,说泼出门的水别管家里的事,柳玉含泪而去;柳章的弟弟柳文想独吞家产,在老婆江氏的劝说下,也劝父亲打发淑珍走,也被柳父痛骂。

冯父找到乡绅张纯,希望他出面说合;柳父却说淑珍执意守贞,并非自己逼迫。张纯没有办法,没想到县令尤施认为自己境内出了贞洁烈女,大加赞赏,上书朝廷恳求表彰。

柳父闻讯,派人将淑珍关入暗房,不给吃喝,逼她殉节;柳玉见事态紧急,找到冯远,让他带淑珍走。

在柳玉的精心安排下,淑珍终于被救出乘上了马车;但此时她已经被折磨得只剩下一口气。见到冯远,瞑目而死。冯远痛哭一场,希望带她离开这里,终生为她守墓;被追出来的柳父痛打而死,血溅长街。

柳父正准备先下手为强,控告冯远勾引良家妇女,没想到官府传来消息朝廷表彰淑珍为节妇,建设贞节牌坊。

冯父痛惜儿子之死,跑到官府告状,但尤施认为冯父这是无理取闹,将他痛打五十大板,冯父回家就咽了气;而被柳父拘禁起来的柳玉也不食而死。

贞节牌坊建起来了,但有个老妇在下面狂奔,喊着:“杀人了杀人了”,正是冯母。她被当成疯子打死了,朝霞里显得特别刺眼,朝廷官员看了一眼,开始念词。

可以想见,这样的剧情会引发怎样的惊涛骇浪。朝臣纷纷上书,这样攻击贞洁烈妇,居心何在!

李贤、程信不好意思说话,商辂低着头不说话,于谦转过脸问程信:“你去取几件案卷过来请列位臣工好好看看?”

下面好不容易憋出一句:“不能以偏概全不是?”

汪舜华冷笑:“你敢说为了贞节牌坊杀人,只是个案?只是这几年才有的?——前些年嫔妃殉葬的事,这么快就忘了?你是不是该去那边问问,那些女人到底是不是自己愿意死的?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

李贤避嫌不好意思说话,程敏政站出来替未婚妻解释:“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青年丧偶,能不能守得住很难说,与其留着败坏门风,不如早早打发了,大家都能保全脸面;而且有贞节牌坊,逼死人命的事这些年来刑部可是办了不少,现在这股风气总算压了下去,一定不能走回头路;更何况男多女少,乃是国家动乱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