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575)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如果说秦皇汉武大家还勉强可以接受——有过,但是人家的功劳是摆在那里的;另外一个遭遇反对的就是元世祖。

礼部、太常寺和翰林院官员先后上书,要求罢黜元世祖的神位。

汪舜华沉吟了很久:“太祖皇帝已经认可了元朝的正统,就没必要掀翻,否则还要真追溯到宋朝那里?”

既然元朝必须要有一个代表,那就只能是元世祖了。

另外还有一个人必须加上:周文王。

群臣对此没有任何异言,反而积极支持,所谓“法上古圣贤之君、效三代之法”,周文王就是其一。虽然未必适应这个时代,但是道德的大旗是一定要树立的。

也有一位被请出了帝王庙:宋太祖赵匡胤。

汪舜华对宋朝很不感冒,说得再好,那个“怂”字就受不了,尤其文臣经常拿着宋朝重文轻武不杀读书人举例子甚至以古非今,让她不胜耐烦,而宋朝这种性格,无疑根子上就在宋太祖那里;尤其现在作为太后,宋太祖黄袍加身的故事是很犯忌讳的——把他供在庙里,下面会不会有样学样,看着我们孤儿寡母好欺负,就来个宫廷政变?

正因为如此,帝王庙的事情拖了十年,直到她彻底掌控了朝局,皇帝也已经长大,这才提上了议事日程;百官也觉得给皇帝树立一个典型很好,于是没有反对。

但是现在,汪舜华对宋太祖还是没有好感,坚持要将他赶出去。

太后要坚持,大家也就没有反对,毕竟“黄袍加身”实在太敏感,虽然隋文帝杨坚上位的方式也不光彩,好歹还可以说皇帝无道,再说隋文帝统一了天下,结束了南北朝四百年的纷争,光大了汉族,在民族主义甚嚣尘上外加改革全面推进的当下还是值得敬仰的;宋朝是真的从头到尾割据一方,加上靖康之变时刻刺激着大家,自然没人来争一口气。

可能的话,汪舜华甚至不想给赵家在帝王庙里留牌位,被群臣念叨还是一回事,万一后代皇帝患上软骨病学靖康三傻,丢不起这个脸。

但明朝毕竟奉宋朝为正统,太祖当年可是高喊着“日月重开大宋天”的,因此宋朝至少还得有个代表。

群臣据理力争:元世宗都供奉了,赵宋不能没人。

他们几乎众口一词的推荐了宋仁宗,李贤就认为:“宋之英主,无出仁宗。夏辣怀奸挟诈,孤负任使则罢之;吕夷简痛改前非,力图后效则包容之;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抱才气有重望,则不次摺之。故能北御契丹,西臣元昊,而庆历、嘉佑之治号为太平,未闻一任一疑可以成天下之事也。”

商辂也称颂:“仁宗一朝,钜公辈出,尤千载一时也。”

彭时也赞叹:“仁宗之称盛治,至于今而闻者羡之。帝躬慈俭之德,而宰执台谏侍从之臣,皆所谓君子人也,宜其治之盛也。”

但是汪舜华没有同意,很简单:“宋仁宗好虚名而不务实。这个‘仁’,到底是仁柔易治,还是明主之仁?任用范仲淹却不能鼎力支持,导致庆历新政无果而终。执政三十年,两府大臣换了四十余人,都是屡进屡退。大臣刚被攻讦就换人,互相攻击就都罢免。这样朝令夕改,反复无常,让朝野无所适从,什么事也办不成。”

宋仁宗脾气好,固然难得,但是变革时代,需要的是雄才大略的君主,退一步也是萧规曹随、恪守陈法的君主,而不是无为而治。

一旦把宋仁宗请进历代帝王庙,成了后代帝王的楷模,估计以后稍微有点什么事,就能把他搬出来,劝太后皇帝宽容忍让,或者让大臣避嫌辞职,甚至搬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古训来,那以后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

群臣相互看了一眼,还想说服太后。

汪舜华冷笑:“仁宗一朝,确实人才济济。文有范仲淹、包拯、吕夷简、富弼、苏洵、苏轼、苏辙,武有韩琦、狄青,还有张先、柳永、晏殊、宋庠、宋祁、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蔡襄,科学上有毕昇、沈括、苏颂。他若真的知人善任,凌烟阁都够了!结果呢,庆历新政无果而终,朝堂上党争愈演愈烈,对外战事频频失利,边塞百姓惨遭蹂躏,这是谁的过错?”

她往后一仰:“宋仁宗脾气好,性格好,值得皇帝学习;但是把他供奉在帝王庙接受顶礼膜拜,没必要。我不希望皇帝跟他一样优柔寡断无为而治,而是能够奋发有为光大祖宗基业。”

皇帝由不得往后瞧了一眼。

最后还是于谦咳了一声:“臣以为南宋孝宗聪明英毅,平反岳飞冤案,锐意收复中原;加强集权,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劝课农桑,开创乾淳之治,卓然为南渡诸帝之首,可为后世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