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578)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衙役小吏年俸三十石,是从九品的一半,数量庞大,暂时就不动了;学生们加起来十几万人,涨了一半,也不算少。

标准出来了,大家都很高兴,看来当时选择真没错,跟着太后有肉吃!

但接下来的一件事,很多人就笑不出来了:待遇提高了,恩赏也应该规范。当官都讲究封妻荫子、光宗耀祖,这不是客套话,家属不仅有荣誉虚衔,还有实际待遇。

首先,对父母妻的封赠肯定不能免,但是加薪就免了,朝廷财政压力很大,以前基本上是官员本人俸禄的一半,加起来真不算小数目。

重点是对子孙的封赠。宗室勋贵都要通过考试才能得官,文臣子弟绝没有依附父兄就得官的道理。以前官员子弟都是降四品给官,正一品子授正五品,从一品子授从五品,直到五品官,还能授九品。当然,原则上只恩荫一人,首先是嫡长子,及其子孙,直到曾孙玄孙;如果这一支没了,那么就是他的同母弟弟,同样往下推,然后是继室及诸妾所生,甚至亲兄弟子孙,乃至伯叔子孙;这只是原则上,实际上肯定会多请。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自然造成官僚集团急剧庞大。以后就不要求了,也不要再往国子监送!虽然是零售,但积少成多,还是会拉低国子监的质量!当然,如果确实很出息,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可以和宗室勋贵一起参加考试,到时候推荐你到国子监或者顺天府学读书!

——当然,文官都是要脸的,怎么可能让子孙参加这种考试。

提出这个方案的是吏部左侍郎李秉。这些年官僚队伍臃肿不堪,大家都看到了;尤其这两年提拔了不少官员,按制度他们的儿子都应该享受恩荫。但汪太后执政这么些年,文臣子弟真正得到荫官的基本没有,腆着老脸去求也不准。既然如此,还不如自己提出来。

但这种做法肯定会得罪很多人,大臣们态度很明确:求不到还不能拖吗?等将来皇帝亲政就可以!

朝臣内部还没有达成一致,但是刚刚进京的宗室们就开始发难,理由也是现成的,就是被张懋抓了现行的杨晔。虽然脑袋砍了,但是牵连了一大片人,尤其他的爷爷杨荣,顺便又扯到他的老同事杨士奇。

三杨是文官楷模,官员自然不会批判偶像,反正人也杀了,事情就算过去了;但宗室勋贵们不乐意了。

秦王就提出:“宗室尚要通过考试才能承袭爵位,何以官员子弟就可以直接授官?难道朝廷亲近外人,却不亲近自家人?”

这话说得诛心,其实当年太祖制定了荫官制度,但执行的力度其实要打折扣的,毕竟他老人家抠门,大家都知道。重臣当然可以申请,但官位不高的估计只能拼人品。一般而言,首辅的儿子可以正六品的荫尚宝司丞,以下的尚书侍郎,运气好,儿子可以授中书舍人,再下面就只有去国子监了。

杨晔官至福建建宁右卫指挥同知,正三品,当然不是全靠祖荫,自己也是有功的。但宗室们不管这些:“如果不是杨荣的恩荫,这等狂悖之徒如何作得正三品,犯下如此滔天的罪行!”

襄王也开口:“太后爱贤,臣等岂能不知?但是选人用人,自来是天下第一等事。难道说父亲贤德,儿子就一定成才?以臣之见,不如让荫官一起参加考试,考过了方能授官,方不负朝廷的重托。”

汪舜华怔了一下,明白上次考封给宗室们的阴影太重,想把文官一起拉下水——想坑我们?那你们也要遭这趟罪!

其实她早就想过规范荫官的待遇,只是这些年太忙,收拾太监、收拾宗室、收拾勋贵,都离不开文官,要是这时候提出来,说不定下面就尥蹶子,于是只能非暴力不合作,拖着不批,或者在授官前命吏部统一考试,不合格的黜落。

现在宗室提出来了,她也就顺水推船:“既如此,以后大臣子弟必须考封通过,方能授官。”

朝臣们无可奈何,总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儿子比宗室还要金贵;况且考试授官,也是惯例,不过以前就是吏部走个形式,以后恐怕要真刀真枪的干活。

李秉提出的另外一件事更重要。毕竟这么些年,荫官已经名存实亡了;但这一件,关乎每个官员:考成,或者说考核。

这是关乎官员队伍建设的严肃命题,自古就有。

明朝考核京官称为“京察”,主要针对两京五品以下官员。洪武时规定三年一考,但劳师动众,大家都不想干,于是变成十年一考,历史上直到弘治年间规定六年一考。

考察京外官员则称为外察。洪武二十九年定以辰、戌、丑、未年为外官入京朝觐之年,同时进行考察,故称作“朝觐考察”。后沿为定制。届时由吏部会同都察院掌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