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608)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到底敌众我寡,当下沐琮和范广商量退兵,担心朝鲜有所准备,索性先去劫营。

朝鲜兵马自然有准备,白天已经看出明朝军队守城很是吃力;想到军报上说沐琮所部不过五千,又兼远道而来,势必已经强弩之末,急于撤兵,于是预先埋伏。

哪知道沐琮不走寻常路,不从城北悄悄出城,竟直奔朝鲜大营,将留守的老弱一通乱杀,又放起大火,那边军马看得自家老营被劫,赶紧回援,正好撞上,一通乱打,各有死伤。

看看天明,赵辅帅兵赶到,看激战正酣,顾不上修整,直接投入战斗,明军看大军赶到,气势如虹,振作精神,战到晌午,朝鲜军队溃不成军,直接南窜。

已经这个时候,就不等朝廷的旨意,赵辅和沐琮、薛辅、范广等合兵,一路快马加鞭,直奔汉城,远近州县,望风而降。

平壤到汉城不过800里,不到3天,明朝军队直接攻到汉城城下。

本来以为汉城是首都,这一仗会比较艰难,至少不那么容易;哪知道上天再一次眷佑了明朝:李晄死了。

是的,建极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李晄死了。当时明朝军队在城下架起火炮数十门,一时齐发,花光烛天,声音震地,他听见沐琮到城下了,惊惧而死,比历史上刚好早半年。

事实上,李晄身体并不好,历史上就没活到二十岁;而在最后的日子里,他还干了一件亲痛仇快的事——杀了他的兄弟。

不仅仅是因为继承了父亲的铁腕手段,而且明朝一直不肯承认他王位的合法性,要求从李祹的儿子们里头找合适的。李祹一共20个儿子,除了两个当了国王的,8个因为靖难被李瑈赐死,还有病故的、出继的,如今还健在的,也就临瀛大君李璆、密城君李琛、宁海君李瑭,其中李璆是嫡出。

本身没有得到明朝承认就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如果太平时节还好,死缠烂打,明朝早晚会同意,真以为会为了朝鲜内部事务出兵?别逗;但是现在为了辽东兵临城下,一切都不同了,宗室们想着自己有没有机会,李晄看谁都是贼——他自己也是有儿子的,长子李玢早夭,次子齐安大君李琄还不到四岁。

想着老爹的典故,很担心叔叔兄弟们有样学样,索性找借口赐死,因此沐琮在外头杀,李晄在城里杀,杀的日月无光,天昏地暗。

宗室们受不了,打算杀了李晄向明朝投降,结果被李晄发现,杀了;只是杀了这么多人,他自己有点犯怵,听说大军惨败,沐琮已经统率大军围困汉城,一口气喘不上来,蹬腿了。

他一死,朝鲜就连个真正能管事的都没有,大臣们绑着他的老婆孩子出城投降。

沐琮等人也没有想到这一仗居然这么好打,于是一边向朝廷请示,一边发布安民告示。

为了笼络人心,将被李瑈父子杀害的宗室重臣隆重安葬,又杀了一波民怨极大的佞臣,包括当年协助李瑈篡位的郑麟趾和韩明浍,其中郑麟趾今年都七十四了,还有极力为其鼓吹的梁诚之。此人倒是风华正茂,伏地口称愿降,但沐琮恨极了他,大骂:“你不是说朝鲜是被赋予天命的国家吗?我今天就让你知道,什么是天命!”

梁诚之被杀的同时,沐琮下令释放了一波宫女,选拔了一批颇有名气的学者,同时开仓赈民。

也就是到这个时候,沐琮等人才真切的感受到明朝的富饶。朝鲜土地贫瘠、物产匮乏,这些年被禁运,日子过得着实艰难;说是开仓,其实仓库里也是空空荡荡的,连汪太后嫁女的排场都摆不出来。想到之前打开各地府县的仓库补充军需,同样库存少得可怜。

沐琮等人第一次由衷的感到生在明朝是一种幸运,自然看外面衣衫褴褛的朝鲜难民很是同情;但同情不能当饭吃,该杀的还得杀——朝鲜毕竟已经是一个国家,有独立的国家和民族的意识。即使是宗主国杀过来,也要拼死抵抗。

因此,占领汉城以后,一边是州府纷纷投降,同时,也有各地官员百姓自发组织起来袭扰明朝大军;而当年发誓终生不仕的“生六臣”也都拒绝了沐琮的延请。

但是沐琮不准备放弃,一边发布安民告示,一边组织平叛,散兵游勇不成气候,只是明朝大军远道而来,不熟悉地形,百姓也不支持,确实吃亏。沐琮稳住心神,召集土民尤其是贱民,许以厚利,让他们带路前去围剿,杀了一批;同时,对参与袭扰官军的凶徒,严惩不贷;藏匿凶徒的,一体连坐。

这时候朝廷的补给送上来了,从陆地上反而比较远,直接从天津港和山东青岛港走海路运过来。钦差黎淳等人带来了太后的旨意:在朝鲜同样施行土地改革,将所有杂征并入田赋,标准是从前的一半;从即日起清量土地,免除一年赋税;明年是乡试之年,在汉城举行考试,允许所有在朝在野的士子参加,选出80名优秀的举子到北京参加会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