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632)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听前面传回来的消息,这些会晤气氛都很不错,皇帝和亲王们相谈甚欢。

汪舜华稍微把心放下来一些,低头接着批阅奏疏。

眼前就有个好消息:鱼鳞黄册终于编好了!

从建极三年清理土地,到今年六月鱼鳞黄册全部入库,前后历时差不多十年,这还是朝廷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并出台制度的结果。

没办法,画图真的是个麻烦事,何况一式四份。

汪舜华下旨挑选太学生到后湖驳查。

接着得到边报,王越、朱永、赵辅、李瑾四人各帅一万大军分路出击,从今年二月到六月,在草原上综合驰骋,各有斩获。

遗憾的是草原实在太大,地理还不够熟悉,没能实现合围;而且明朝守城的时候多,长驱出关的时候太少,不过对方毕竟处于失血状态,所以伤亡虽然不小,但还可以接受。

好消息不止这一件。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拼音方案》拿了出来。

牵头人是章纶,主要编制人是程敏政、李东阳和倪岳。三人都是朝廷重臣,也是戏曲名家,对音韵更加敏感,尤其程敏政曾经亲自到朝鲜,学习了谚文,很受启发。

但这样快的拿出成熟方案,再怎么天赋异禀也是不可能的;好在他们有外挂。

拼音方案在汪舜华心上放了很多年,当年皇帝开经筵读书的时候就想提,只是当时已经弄了标点符号,被人私下骂“事儿精”事小,万一有人借题发挥,怀疑皇帝的智力,那可就麻烦了。

更何况,还要考虑数学未知数,化学元素,最好采用拉丁字母。

但这个不能由她拍脑袋想出来,而必须从外部引入。

好在,明朝有传教士。

建极三年开放过门以后,相继有印度乃至欧洲的传教士来到中国,向朝廷敬献书籍,谋求传教的资格。

汪舜华召见了他们——果然,如今22个字母已经诞生并广泛运用,那就没什么可说的,开工!

但是进度没那么快。

因为首先就要学习拉丁语,当时天朝上国的思想深入人心,尤其翰林院的才子们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放着圣贤典籍不研究,偏偏去学蛮夷的语言,人家没那个兴趣。

然后必须深刻了解汉字的音韵,才能融会贯通。但明朝的音韵学其实并不突出,除了《洪武正韵》几乎乏善可陈,鼎鼎有名的“说文四大家”都是清朝的,因此,专业人才不好找。

这时候就知道“行万里路”的好处。

程敏政觉得用拼音来给汉字注音的办法很好——想到宝贝女儿汉语还没学利索,先把朝鲜语学的溜,心里有点堵。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既然如此,那就学吧。照理来说,朝鲜语和汉字亲缘关系更近,但是朝鲜刚刚被灭国,用他们的语言,不知道会不会唤起当地人的复国心;更重要的,谚文各种字母差别不大,太考眼力,反而不如拉丁文方便。

汪舜华实在太着急,曾经连续三天招章纶觐见,询问进度。

章纶劝她稍安勿躁:“汉字有注音法,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

汪舜华也是学过音韵学训诂学的,岂能不知道,当即就反驳:“我知道。直音,用同音字注明某字的读音。可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即使注了音也读不出来。反切,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读书人学这些当然没问题,但是一些刚刚开始念书的,本身就不认得几个字,还让他去反切,岂不是挟泰山以超北海?”

章纶有点冒汗,皇帝看着母亲不说话,一起参与的礼部、翰林院和国子监人员也感觉到心累。

好在汪太后虽然着急,但还讲道理,甚至出主意——此前的反切法,声母就是32个,韵母以韵书为准,《广韵》计202韵,包括平声83韵,上声88韵,去声20韵,入声32韵。字母就这22个,不用再新加,但是引入过来,怎么发音、怎么书写,元音辅音怎么搭配,哪些是声母,哪些是韵母,声母韵母之间怎么隔音,如果声母就是该字的读音怎么结尾,前鼻音后鼻音怎么区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音调怎么表示等等。

这样前后三个月,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出来,几位翰林心里还在犯嘀咕,太后怎么想的这么全面周到细致,但是对照方案,发现日常的汉字确实都可以拼写出来,只是从左往右书写觉得不太适应——但也确实没办法从上往下书写。

字母表做好了还不算完,还要编撰一本字书,汪舜华赐名“字典”。当然用于认字识字的通用字典就不必像《康熙字典》那样大而全,收录最常用的3000个汉字,采用拼音分类,注明读音、字义就行,至于其他引经据典的活,交给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