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633)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没办法,太后就是个急脾气。

《建极字典》呈上来,一共三十卷,不厚,前面是字母表,然后是目录,再是正文;想到从前的《汉语大字典》和《新华字典》,任重道远啊。

书编好了,怎么推广成了问题。读书人对这种典籍肯定嗤之以鼻,普通人估计兴趣也不大,汪舜华想到当年太祖推广《大诰》的办法,下旨“一切官民诸色人等,若犯笞杖徙流罪名,家有一本,罪减一等。”

与此同时,将其作为科举、考封、铨选的内容;呈给文林馆的诗赋,韵律要以此为准。

第272章 教材

拼音方案只是教材的一小部分。

从建极八年起,尤其建极十一年以来,朝廷组织大批顶尖学者纂修教材,终于修成了一部分。

最先修成的是文学史部分的书籍,包括《古文观止》和《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分别由程敏政、李东阳、倪岳、周经负责编选。少年折桂,到底年少,大部头的书编撰还轮不到他们,因此只能另外找事情;编制拼音方案的时候就曾经抓过壮丁。

这部分中有相当部分当年就已经入选皇帝进学的教材。

此前汪舜华跟他们提了几个名篇,说了一下大致的体例,其实和当年皇帝的教材差不多。因此程敏政很快就呈上来了,最初没有名字,汪舜华看过之后,很是满意。这书很难得的没有按照体裁分类,而是以时代为纲、作者为目,一共220篇文章,从先秦到明初,包括《左传》《国语》《礼记》《战国策》《史记》等典籍和唐宋名家文章,其中不少学生时代学过的经典名篇,可以说选文标准相当高,代表了历朝文章的最高水平;和那本有名的《古文观止》选文都差不多,当然数量要稍微多点,明朝文章要少些,《五人墓碑记》之类的肯定没有,加了太祖的《谕中原檄》。

此前书籍未定稿时,言官就曾经拿着书目上表弹劾:“居然把太祖的文章放在后面。这是大不敬!”

程敏政辩解:“这书是按照朝代前后顺序编辑的,太祖的文章在本朝第一篇,该遵守的体制都遵守了,怎么说大不敬?”

汪舜华还没看到书,随口问:“有太祖的文章,什么文章?”

程敏政老老实实的回:“谕中原檄。自太祖传檄驱胡,重见汉官威仪,尊严汉族,光复武功之盛,即斯可见,而流风遗韵,沁渍于人心。此文词严而义正,理直而气昌,读是檄者,每不胜低徊之情甚矣,高曾矩获,启迪后人者深。”

汪舜华知道这篇檄文——此前在论坛上一谈到华夷之辨,就要提到这篇文章;前些年抵抗也先进犯,君臣也没少提到,有次景帝还在宫里吟诵,尤其背到“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时,竟涕泪如雨,拔剑起舞。

当时觉得很有意思,于是让他把书呈上来,体例很得心意,目录更是让她拍案叫绝:“选得好。”

于是问:“书名拟好了没有?”

敏政低着头说没有——此前皇帝的那本教材被命名为《圣学昭鉴》,宗室自然是不能用的。

汪舜华大笔一挥:“就叫‘古文观止’。读了这些文章,就不用看别的了。”

说完才想起来,《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现在要提前面世了,这算不算抢了专利权?不过一想,都是古人写的,只是选文章而已,不算侵权吧?

又翻了一下,觉得有点疑惑:“我怎么觉得少了几句?”

程敏政回:“自土木之变以来,边患日益严重。蒙元既与我不共戴天,臣遂将承认元朝正统的词句删去。”

汪舜华闭着嘴,没说话。

李贤怕她怪罪,连忙出班奏道:“如今朝野同仇敌忾,保留这些句子确实不妥,所以当年编撰《续资治通鉴纲目》时,就已经删去了‘彼时君明臣良’等句,先帝也同意了。”

丘浚出班加了一句:“臣以为,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文末‘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一句,也可以删去。”

汪舜华看着他们,想了很久,终于开口:“我看没有必要,太祖皇帝都承认了元朝的正统性,那还是在起兵举事的关头,难道如今我们的气度还不如前人吗?承认元朝曾经做的好,也没什么不是。他若果真一无是处,又怎么横扫天下,占据中原将近百年?元朝武功之盛,虽汉唐不及;而享国之短,并不在于他们是蛮夷,而是因为他们不肯真正融入中华文化,学会以仁义治天下;如果后代君主忘记了这一点,即便是根正苗红的正统,即便有秦始皇、隋文帝遗留下来的基业,仍然是守不住的。这一点,应该谨记。不要死抱着‘胡虏无百年之运’,中原王朝过百年的,也没几个。自以为‘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便能‘居内以制夷狄,而让夷狄居外以奉’,那就犯了和隐帝一样的错。以史为鉴,可知兴衰。这样好的镜子,不应该被废弃了。只有承认他们曾经的辉煌,汲取他们的教育,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