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649)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这只羊算是彻底被薅秃了。

汪舜华有点愧疚,破格追封徐埕为清河伯,追赠太保,子孙世袭。他也成为建极时代唯一一位非军功封爵的勋贵。

徐埕妻蔡妙真,是北宋端明殿学士蔡襄的后人,封为清河伯夫人。徐埕有一子六女。儿子徐世良,侧室苏氏所生,建极九年进士,跟随父亲办事,不能袭爵,封一品都督;两个女儿早夭,其她四个分别嫁给祝瓛、蒋廷贵、朱琇、王瑮,都是江南颇有名气的才子。

汪舜华看了行状,记得当年看八卦,说祝枝山是徐有贞的外孙,那么估计祝瓛就是祝允明的父亲,看来这世界真的很小。

但汪舜华不知道,蒋廷贵的儿子蒋焘也是当时杰出的文学家。

而因为朝廷崇文尚武,包括朱琇、王瑮等原本在历史上默默无闻的,也开创了一番事业。历史上这些人是徐有贞被贬斥回乡后结的亲事,如今是跟着徐埕办事,因为是同乡,定下了婚事。

第279章 永乐大典

三月里,十三经整理工作顺利完成,经商辂、杨守陈、黎淳等验收合格,交由知名台阁体书法家李应祯抄录。可惜台阁体的开创者沈度已经去世,否则真是不做第二人想。

不过李应祯也不是等闲之辈,是文征明和祝允明的老师。

历史上李应祯因为性格缄默,不屑应酬,因此留下的传世作品很少;但这一回,有十三经石刻的底本,足够让他的作品流芳百世了。

当然,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当年从后蜀广政初年(138),直至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历时230余年才完工。

割据政权的国力不可能和大一统王朝相比;而且蜀石经本身也不是持续刊刻,而是断断续续的,因此这一回,也就是几十年的功夫。

六月里,大明中央银行在原安艮厂立起来了;中秋节前,顺天银行和应天银行也开张了,当然下面的县最早也要等到年底。由于方便安全,很快被踏破了门槛。

邮驿对技术要求没那么高,四月里两京就开始接生意了;年底前完成顺天府、山东、江苏、应天府、浙江五省布点,自然是顾客盈门,忙得不可开交。

但朝廷还在忙着另外一件事:重录《永乐大典》!

两朝实录编好了,宗室的教材编好了,连《大明律》都完成修订了,下面自然就该说这些大部头的书籍的编撰了。

汪舜华早在建极三年底提出了这项工程,却迟迟没有上马。当然不只是有其他文献要编纂的原因。说到底,改革正在进行中,把大量反对者集中到北京,都不用他们自己天南地北去串联,就可以直接跑到大明门外聚集造势。

还是再缓缓。

如今内部改革已经到位,剩下的都不过是扫尾的事;这才能把他们聚集在一起。

首先就是重录《永乐大典》,这不是什么问题。这样的惊世巨著,只能放在文渊阁吃灰,确实不应该;更要命的是随时都有丧失的可能。正统十四年,南京文渊阁大火,《永乐大典》原稿付之一炬。开国一百多年了,读书人逐年增多,可是能考上的确实凤毛麟角;剩下的,只是抄书,书法好就行,让礼部和翰林院去考核,招两万人都不是大事,这还是太宗时期的规模,不过考虑到和后面的串联起来,就不需要这么多人;否则隔着十来年再招人没必要。汪太后说要抄三十部,能不能做到先不说,总归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大家都懂。

关键是最后一条,不用说,准备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可以着手准备,一是大量采购,二是鼓励民间敬献。

事情定下来,那么就可以着手准备了。国家图书馆已经开张了,但是这么多编撰官的衣食住行朝廷要管。白圭在顺天府衙附近找到一片地方,离国子监不远;是国子监的两倍大,当然主要是抄书的堂馆,宿舍占地面积真不算大,有钱的自己出去租房,书手们只有睡通铺。建极十三年秋开始施工,去年就已经完工了。

后面有点麻烦,首先要搭班子、然后才能说带队伍。这样的国家级工程,肯定是阁老挂帅,下面一堆尚书侍郎挂名,最后是以翰林院监修、总裁、副总裁、都总裁为代表的实际干活人员。

当然,抄书没有这么麻烦。礼部现在太忙,具体工作就要翰林院来组织实施;当然詹事府等部门也要支援一下。

招募书手的告示很快发布出去;与此同时,是征集民间图书的告示。

李东阳出班,提到了民间小报极为盛行:“一些报坊为了利润,不仅大肆刊登流言蜚语、乃至朝廷未经正式发布的人事任用或者重要政策,甚至公然泄露军情和粮食情况,实在可怕!这种情况,必须得到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