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673)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各种礼仪也要重新规范。

这几年来,六部和宗人府没少为这些事打嘴仗。

首先就是名称。武英殿大学士李贤生前就提出:“此前诸藩,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堪称制善;然而如今诸王不锡土,而内襄政本,外领师干,视前尤善。只是封藩建国既已名不符实,不如以封号予嘉名,不加郡国;另加亲字,以示亲近。”

当时汪舜华暂时没顾上这个:“封号都是祖上定的,怎么好擅改?”

这话一出,大家都琢磨出味道了。内阁四位学士、六部五寺连同詹事府、翰林院都联名赞成,甚至襄王也带着一波藩王上表,请求改封号:别以为大家不知道,太后可是忌讳有朝一日有人旧话重提让藩王归国。

既然众望所归,太后皇帝要从善如流。

秦王改封礼亲王,晋王改封和亲王,周王改封端亲王,赵王改封庄亲王,郑王改封恭亲王,鲁王改封睿亲王,沈王改封敦亲王,岷王改封理亲王,代王改封裕亲王,唐王改封顺亲王,沂王改封忻亲王,襄王、齐王、瑞王、荣王、崇王、德王、吉王国号已有嘉意,只是加亲王而已。

终于收回了秦晋周赵等国名,汪舜华心里还是很舒服的,特意下旨,赏了诸王一年俸禄;公主、郡王、郡主就算了,反正没实权,俸禄也不高,懒得去想名字,还是用地名来封,这也不算区别对待,以前公主、郡主也是用地名来封的,不过都只是挂名而已,要么留在北京,要么待在父亲藩地。

礼之用,和为贵;端者,始也;庄者,重也。原本有点失落的秦晋周赵四王也很欢喜。

然后属官要重新调整。按照祖制,王府有长史所、审理所、典膳所、奉祠所、典宝所、纪善所、良医所、典仪所、工正所等机构,相对应的就有各种属官,名称有二十来种,从正五品到不入流都有,加起来四五十号。

前几年主要说的是太监和护卫,对属官倒没怎么限制,但是现在朝廷缺官,襄王也提出来了:“现在没那么多事,也没必要安那么多官,浪费人才!”

汪舜华还是摆手:“每个王府40来号属官,品级也不高,倒是养得起。”

——主要是人家刚到北京,实在不好意思去削人家的人。

后来秦王晋王又提了一回,这才回过味来:现在王府的面积变小了,事情也少了,这么些人实在没必要,而且也住不下;再说,这些人整天无所事事,只能和主人大眼瞪小眼,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别当大家不知道就是来监督的!

既然如此,那就改吧,首先是所有的副官,全部革掉;然后长史保留一人,审理、工正、伴读、教授、引礼舍等官革掉,审理掌推按刑狱,禁诘横暴,无干国纪,现在自有顺天府衙门管理;工正掌缮造修葺宫室、廨舍,宗人府统一管理;读书去宗学,老师和伴读都用不着,当然你家有钱请家庭教师补课另外说——这些人都是朝廷命官,由吏部统一调用。年老的致仕,年轻的也肯定不会马上留京,要先去地方锻炼一下,让时间沉淀一下和亲王的感情。

除了属官,还有奴婢,丫鬟婆子轿夫厨子扫地的各种编制统一,加起来300人。分府的时候宫里配齐,以后你们就自己去找人,朝廷按编给钱,多的没有。

另外以前护卫是300,现在还得减,200;你们要是有钱,以后自己雇保镖,但是也别太过分,不要私藏亡命之徒和甲胄武器尤其火器之类的;反正出门就有五城兵马司的兵士巡逻,不用担心治安问题;封国的侍卫遣散,青壮的入卫所,老幼改民籍,从官田里划给土地。

这是亲王的级别,郡王及以下有差。

这些明确了,太后舒了口气:少养了很多人是小事,侍卫什么的减了,自己也可以舒口气;宗室们也可以放松一些:地方就那么大,皇帝的人那么多,实在不爽,谁知道哪里出错就被扭送到宗人府了?当然属官们更高兴——待在王府能有什么前途?外放当地方官那也有施展的空间!

汪舜华坐在珠帘后,看宗室跪了一地,看向儿子:我解决了财政问题,但这帮人能不能镇得住,就看你了,你可千万要争气!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显然感受到背后母亲的目光,略挺起了胸脯。

弘义阁大学士章纶提出了宗室的教育问题:“这些年考封的通过的比例一直不高,实在有损天家的形象。朝廷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就是希望宗室能够为国家所用。为了避免偏科,提高考封的通过率,臣建议以后宗学每年进行分科结业考试,每科考试通过,才能参加考封——这时候就不用去贡院了,皇帝直接在皇极殿主持考试;如果一科没过,就回去再读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