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明朝当太后(692)

作者: 雁于飞87 阅读记录

她叹了一口气:“有了这些地方,大明才真的可以称为大,否则不过是夜郎自大而已。”

第299章 新土地的开发计划(二)

狠话要说,但现实也是要面对的。朝廷确实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侵害到土司的根本利益,人家没有使出全力而已,毕竟天高皇帝远,谁当皇帝不是当?当地给土司出主意的很多是在国内没有前途的读书人,沐琮到处宣传要在当地开科举、给名额,所以劝说主公不要阻拦——反正以前也向明朝称臣,对明朝称臣总比向麓川等土皇帝称臣好。远的叫声爹就可以要好处,眼前的反而想向你要一笔;目前朝廷的兵力想要驻守各处太难,即便从当地征兵补充兵源,在军屯之外,也只能守住重要城市和关隘。

农村包围城市也好,群众路线也罢,都是要有群众基础的;语言关过不了,什么也谈不上。

因此即便是设省,内地省和边区省也是大不相同的。

商辂提出来了,汪舜华也意识到,如今在这些地区,朝廷的力量还是太微薄了,土司们真的要发狠,官军那点人马,也就是人家嘴里的菜。

这种情况下,分封是最好的选择;但朝廷现在不敢分封,分封出去恐怕就放飞了。

那就只有以夷制夷、分而治之了。朝廷占据要紧之地,其他力不能逮的地方,让土司治理,封给他们官职,宣慰使、宣抚使、经略使、按抚使、招抚使、招讨使、置制使等等,按抚使以上还可设副职,互不统属,只对朝廷负责,允许世袭,鼓励分家;甚至在分封的时候做点手脚,让他们互相拼杀,大英帝国搅屎的本事,明朝的士大夫们也会,否则地图上那些犬牙交错怎么画出来的?条件成熟的时候,逐步推行改土归流。

当然,名头也要有所区别。

内地是“承宣布政使司”,这些地方只能称“宣政使司”,宣扬政教,能不能听,看人品。

内地是“提刑按察使司”,这些地方只能称“提点刑狱使司”,提点而已,不受点化,那也只能沉沦苦海。

内地是“都指挥使司”,这些地方只能称“军指挥使司”。

商辂说的恳切:“如果内地和边疆同名,只怕损害了内地三司衙门的权威。”

当然,言下之意,这些地方和内地仍然是不同的,如果将来放弃,也不用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汪舜华闭了眼睛,算是认了,形势比人强,一口气吞下去,不撑死算是幸事,余下的,慢慢来吧。

气氛很是尴尬,众人都心事重重的,户部和兵部准备省府县和卫所的设置,各省府县的名字向民间征集,应征者写明拟命名的来历含义,由礼部会同翰林院初选,最后由太后皇帝决定,选中了重奖;吏部准备官员名单——今年是会试之年,有新进士可供安排,但几乎两倍域原有疆域的领土,即便是地广人稀事少,还要保留相当数量的土司,所需官员总数也是个天文数字。那就必须加大从国子监和各地学校的铨选力度,还要从内地调集官员前往任职,这还是县一级的;上面一级的府还牵涉到升迁,更要费心;省级大员更不用说,三司衙门都是大员。现在中央和省级部门相当多的衙门没有副官,都是主要负责人一肩挑,中层领导也缺,以后还会更严重。

这还只是地方负责人,银行之类的可以先放一放,学校要有,驿传也要有,实在不行可以引进民间资本,先包给他们,不过投入大产出小,估计没多少人愿意,那就只有先放放;此外,言官队伍缺口更是严重——这些年来缺官,这个队伍比较庞大,所以经常从这里走人;而且汪太后高度重视廉政建设,所以相当多的言官必须在各地巡按,留在北京的老弱病残只能充当门面,否则汪舜华能至今掌权——早被骂死了!

不仅如此,真要把这些地方纳进来,即便不能马上大规模开发,也要确保必须守住,一是驻军。除了现有的军队外,还要从内地调军,考虑到都是南方地区,尽量从两广云贵海南等省调集,但这显然不够,还要从民间大量征召适龄青年。只是军人的地位和待遇虽然已经有了提高,但这些年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的日子也好过多了,肯背井离乡到蛮夷之地当兵的,估计不多。

比驻军更重要的是移民。现在天下人口已经破亿,移民是有底数的。

但是经过商量,汪舜华决定,不强制进行移民,这样朝廷对南方的控制力会慢一些,但是天下会太平很多。

强支弱干,中心空虚,取祸之道。

不强制移民,并不意味着朝廷不想办法努力实边。